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语文辅导资料初三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学业水平模拟试卷及答案» 正文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模拟试卷及答案

[10-20 00:49:5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三语文试卷   阅读:8420
概要: 13.有人认为第④段没什么用,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2分)14.第⑥段中,“也就是说”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15.“不含蔗糖”这一说法的潜台词和真相各是什么?(4分)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文采用总分结构,举例典型,说明清晰,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辨别能力。B.“噱头”词典上意思是“引人发笑的话或举动,花招,滑稽”,文中意思是“包装上的滑稽说法”。C.第⑧段中的画线句,是为了说明大米饭也会让血糖快速上升。D.文中[甲][乙][丙]三处引号的作用完全相同。三、古诗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6分)江天暮雪(马致远)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7.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2分)18.(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3分)(2)寄托了两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模拟试卷及答案,标签:初三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13.有人认为第④段没什么用,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2分)

14.第⑥段中,“也就是说”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

15.“不含蔗糖”这一说法的潜台词和真相各是什么?(4分)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采用总分结构,举例典型,说明清晰,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辨别能力。

B.“噱头”词典上意思是“引人发笑的话或举动,花招,滑稽”,文中意思是“包装上的滑稽说法”。

C.第⑧段中的画线句,是为了说明大米饭也会让血糖快速上升。

D.文中[甲][乙][丙]三处引号的作用完全相同。

三、古诗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6分)

江天暮雪(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7.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2分)

18.(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3分)

(2)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1分)

(二)(13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3分)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1.选出下边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选文开头先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为了介绍醉翁亭的由来和写作本文的原因。

C.选文第二段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D.文中用了不少对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22.《醉翁亭记》除写了山水之乐外,还写到了“太守之乐”,请你从内容和它所体现的积极意义上谈谈对“太守之乐”的理解。(4分)

(三)(5分)

记母教铨①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②,口授句读③。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 (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有改动)

【注释】①〔铨〕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②〔纺绩〕织布。③〔句读(dòu)〕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④〔夏(jià)楚〕责打。

2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

24.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2分)

(1)用一个四字短语给本语段加一个较恰当的标题。

(2)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

四、写作(60分)(书写分5分)

25.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题一:以“打开一扇窗”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以上,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题二: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自拟题目作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山里有个男孩长大了,他要到外面的世界去,山里到山外没有路,他也没有钱,有的只是茫茫的大山,茂密的森林。男孩找来一把斧子,放在石上磨了又磨。母亲问他磨斧子干什么,他说:“砍树,开路。我要到外面去!”母亲有些伤心又有些骄傲。

男孩在林子里砍出了一条路来,又把砍下的树卖了作路费。临别时,母亲问他:“你还回来吗?你会记得回家的路吗?”男孩说:“我一定会回来的,我就顺着这条我砍出的路回来。”

男孩就这样走了。

男孩走了以后,山里人照着男孩的样子,从不同的方向砍出不同的路,到外面闯世界去。他们都不走前人的路,而是另辟蹊径;他们都把砍下的树卖了作路费。于是树都被砍光了。

许多年后,男孩回来了。当他走到山边时,已经找不到自己当年砍出的路了。所有的山都是光秃秃的。他不能辨别回家的方向了。

  www.kmf8.com初三语文教案

上一页  [1] [2] [3] 


Tag:初三语文试卷初三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三语文试卷
上一篇: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