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语文辅导资料初三语文试卷雅安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 正文

雅安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

[05-18 21:33:33]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三语文试卷   阅读:8275
概要: 25.给本文拟一个标题。(5字以内) ( 2 分)26.请你围绕本文的中心,补写一则事实论据。( 2 分)三、文言文(15分) 27.按要求默写古诗。( 3 分)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 ,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③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怀念故人,感慨世事变迁的情感的诗句是: , 。 28.联系所学课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2 分) ①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 《岳阳楼记》 ②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 《桃花源记》 ③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陈涉世家》 ④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 《曹刿论战》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29—32题。(10分) 管仲夷吾者,颍上①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③,管仲事公子纠④,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
雅安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标签:初三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25.给本文拟一个标题。(5字以内) ( 2 分)

26.请你围绕本文的中心,补写一则事实论据。( 2 分)

三、文言文(15分) 27.按要求默写古诗。( 3 分)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 ,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③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怀念故人,感慨世事变迁的情感的诗句是: , 。 28.联系所学课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2 分) ①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 《岳阳楼记》 ②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 《桃花源记》 ③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陈涉世家》 ④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 《曹刿论战》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29—32题。(10分) 管仲夷吾者,颍上①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③,管仲事公子纠④,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⑤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颍上:地名。②游:交游,交往。③小白:齐桓公的名字,他是“春秋五霸”之一。④纠:小白的异母哥哥。⑤见逐:被赶走。 29.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2分) A.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B.任政于齐。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0.结合句意,解释句中加点词。( 2 分) ①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 ②尝与鲍叔贾。( ) ③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 ④子孙世禄于齐。( ) 31.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翻译: ②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翻译: 32.①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鲍叔牙的主要特点。(1分) ②文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鲍叔牙的特点?(1分) 四、作文(50分)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王勃一生短暂,留下《滕王阁序》;范仲淹心系天下,留下《岳阳楼记》……青春年少的你,此时或许行囊满满,踌躇满志,有许多东西留下;或许两手空空,惆怅无限,什么也没有留下。无论怎样,它们一定会引起你深深的思考。 根据以上材料,请以“留下”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中心明确;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④文中不得涉及任何个人信息(如个人姓名、所在学校、带有暗示性的地域特点等);⑤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上一页  [1] [2] [3] 


Tag:初三语文试卷初三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三语文试卷
上一篇:遂宁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