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一学习辅导高一英语辅导资料高一英语教案高中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一单元教案» 正文

高中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一单元教案

[10-20 00:27:49]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一英语教案   阅读:8491
概要: 附摘录部分:“……也许因为狗是情义之兽,能与主人同生死,共患难,因此,常常出现在作家笔下。特别是动乱年月,人情殆尽、亲友疏远时,狗 的出现,就更衬托出人世间的冷酷与凄凉了。所以我们看到,在大量的描写“文革”生活的作品中,狗,常常成了重要角色,用它们特殊的对主人的忠诚与情义,反照出社会中人的无情的万般世相……”板书设计:一.情节情感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悲伤↓↓开端(包弟来历)——欢快→忧虑↓发展(在家七年,相处很好)∕↓↓结局(别包弟)——轻松→沉重→歉意二.一个人————→内心和谐↘↓一个民族————→走向理性→↓人类———&m
高中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一单元教案,标签:高一英语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附摘录部分:“……也许因为狗是情义之兽,能与主人同生死,共患难,因此,常常出现在作家笔下。特别是动乱年月,人情殆尽、亲友疏远时,狗 的出现,就更衬托出人世间的冷酷与凄凉了。所以我们看到,在大量的描写“文革”生活的作品中,狗,常常成了重要角色,用它们特殊的对主人的忠诚与情义,反照出社会中人的无情的万般世相……”

板书设计:

一.情节情感

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悲伤

↓↓

开端(包弟来历)——欢快→忧虑

发展(在家七年,相处很好)∕↓

结局(别包弟)——轻松→沉重→歉意

二.一个人————→内心和谐↘

一个民族————→走向理性→

人类————→和平发展↗

个人简介:

黄大明,男,1977年生,湖北利川人。2001年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毕业,浙江师范大学在读教育硕士,现就职于浙江龙游二高,从事语文教学。愚以为,教育是一项事业,而绝不仅仅是稻梁之谋,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是机械的劳作,语文是一门有生命有灵性有诗意的学科,而不是僵死的符号。秋去春 来,子丑更替,上下求索;繁华落尽,清风习习,馨香脉脉。孩子们笑了,孩子们诗意了,孩子们走进象牙塔了……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收获,什么是真正的幸 福,什么是我该执著的。

..................................................巴金

11、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其一

【教学目标】

⒈探索作品主旨,了解“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体会本文的思想内容。

⒉品味作家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⒊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及记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⒈发掘文章的思想价值。

⒉借鉴写法特征。

【教学设想】

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让人看到一个只名作家,一个经历了 几十年的社会动荡、社会变迁而执著地保持一颗清醒头脑的老人,

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看到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结束,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这些思想价值学生未必都能想到,这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也需要设置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仔细阅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①品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述文章内容

(一位艺术家和他的小狗的故事,以此带出作者的朋友—小狗包弟;包弟的来历;包弟的聪明伶俐与家人的亲密关系;包弟惨遭厄运;包弟之死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

②小狗包弟是怎样的一条小狗,你喜欢它吗?(聪明伶俐、善解人意)

三、探讨文章的思想价值

①本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何意义?

(对下文包弟故事起铺垫、启发作用;给散文定下伤痛的感情基调;与包弟故事形成对照)

②包弟遭遇和艺术家的小狗的遭遇有何异同?

(同样死于那个荒唐、残酷的年代;不同的是艺术家的小狗为主人悲愤而死,它信任人类和人类的友谊生死不渝,包弟是被出于自我保全的人类放弃而死)

③ 个残酷的时代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放弃一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的小狗这在今天看来是未可厚非的,而作者却为此歉疚、忏悔。对此你如何理解?

(作者的自我反省、自我解剖的勇气,这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

④作者旨在写这样的一条小狗旨在反映什么?如何理解这种写法?

(写小狗反映文革,那个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写小狗为了反映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以小见大的写法;叙事、抒情想结合的手法。)

四、小结。

其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3、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学重点】

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教学难点】

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方法】赏析法 讨论法 朗读法

【教学用具】生字词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同学们有听演讲的经历吗?大家能从演讲中看出演讲者的性格特点吗?梁实秋就可以做到,他从梁任公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活画出梁任公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有哪位同学能为老师介绍以下他的政绩呢?(戊戌变法云南起义与康有为并 称“康梁”公车上书)

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认识一个真实而活生生的学者梁启超的话,就要读读梁实秋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学生应明确记忆作家时从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

原名:梁治华

成就: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作品:《雅舍小品》(续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莎士比亚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

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3、七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查字典解决不确定的字词读音,并思考:

A文章记叙了梁启超的哪些情况?

B他的演讲给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1)齐读生字词

戊(wù)戌(xū)叱咤(zhà)莅(lì)临迥(jiǒng)异

精悍(hàn)激亢(kàng)箜(kōng)篌(hóu)酣(hān)畅

蓟(jì)北

(2)回答思考问题

A明确:音容笑貌学者风度

B明确:深刻印象从课文中找原句

①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Tag:高一英语教案高一英语教案模板高中学习网 - 高一学习辅导 - 高一英语辅导资料 - 高一英语教案
上一篇:高一英语一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