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三学习辅导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教案高三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形象教案» 正文

高三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形象教案

[10-20 00:47:15]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三语文教案   阅读:8607
概要: 【摘要】高三语文教案栏目为您发布了大量的教案素材,供您参考以方便您的教学,小编在此发布此文:“高三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形象教案”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本文题目:高三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形象教案教学目标:1、明了诗歌的形象的内涵2、归纳诗歌形象的规律3、体察诗歌形象的方法教学重点: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教学难点:解题的思路与准确的表述。教学方法:以历年的高考试题为范例和模板,总结体悟形象的程序和要义,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年的高三复习备考。教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鉴赏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 考点解读:诗歌鉴赏常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就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是一个形象,每一个自然风景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
高三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形象教案,标签:高三语文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摘要】高三语文教案栏目为您发布了大量的教案素材,供您参考以方便您的教学,小编在此发布此文:“高三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形象教案”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本文题目:高三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形象教案

教学目标:

1、明了诗歌的形象的内涵

2、归纳诗歌形象的规律

3、体察诗歌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

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

教学难点:

解题的思路与准确的表述。

教学方法:

以历年的高考试题为范例和模板,总结体悟形象的程序和要义,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年的高三复习备考。

教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鉴赏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一. 考点解读:

诗歌鉴赏常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就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是一个形象,每一个自然风景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生活环境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完整画面也是一个形象。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

意象是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是构织诗歌形象的主要因素;意境是诗人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完美融合的产物。前者的关键在于把握“象”,后者的关键在于把握蕴涵其中的“意”。捕补捉“意”“象”的能力是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

二.诗歌鉴赏中常见的“形象”分类:

1.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形象(或称为抒情主人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前者如《春夜洛城闻笛》中抒情主人公——李白的形象,后者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李凝的隐者形象。从把握形象方面分析,设题时为人物形象的见闻、言行、心情、品质、追求等,后者会再加上人物的身份类别判断;和其他考点交叉,会设题为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语言特点以及对该形象的评价等。

①豪放洒脱的形象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②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着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③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的就是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

④爱惜人才的形象 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⑤儿女情长的形象 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⑥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寒士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⑦征人思妇形象

⑧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⑨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⑩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蕴涵某种品质或思想的物象:略

三.鉴赏示例

例1: 题李凝幽居 (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填空:本诗通过对李凝居处的环境的描写,暗示出李凝的 身份。

从环境上来看,李凝的居处“少邻”(邻居不多),少人来(“草径”“荒园”),清幽(“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即云根动像是石也在移动)),从作者的心理活动来看,“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现了他对李凝的隐逸生活的向往。因此可以说,李凝是—位隐者。

例2: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析】分析感情只能从人物的形象特点中来。抓人物语言:“念”、“悠悠” 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四.真题训练:

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模板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教案
上一篇: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