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语文教案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欣赏活动是一种再创造”,明晓想象在艺术欣赏中的重要作用。
2. 运用作者所阐发的诗歌欣赏的方法进行诗歌鉴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请同学欣赏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谈谈自己对诗境的感受。
然后介绍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词话》中对这首诗的评价:“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映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请同学讨论杨慎的观点。
师:杨慎一改,索然无味,原诗“千里”“四百八十寺”并非实指,这些超越时空的词语,能使读者对江南的春色产生无限的遐想。而杨慎所改,确实符合事实,但所失太实,缺乏想象,也就缺少了一种意境、美感。其实诗,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是不能用科学的眼光去苛求的,我们欣赏诗,要领略诗中的意境之美,就必须调动自己的想像。
二、研读课文,理清思路
思考1:本文阐述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鉴赏诗歌,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通过想象可以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再现诗人创造的诗歌形象。
思考2:请你用五个字来概括一下想象活动。
明确:泡,找,进,猜,补。
请分析一下本文的思路。
明确:首先,作者指出,诗歌欣赏与诗歌创作是逆向的,“诗人通过想像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像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了诗人创造的形象”。读者的想像活动是诗人想像活动的再经历和再体验。这种“再创造”,主要是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作者举三个例子(《我爱这土地》《长干曲》《沙扬娜拉一首》)都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步,作者针对诗歌的“把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缩成精约的典型的诗歌形象”的特点,指出欣赏诗歌要把它“泡”开来,还原成繁复的生活现象——“再创造”有时是“泡”。作者以《老马》为例子说明。
第三步,作者针对诗歌含蓄、隐喻的特点,指出欣赏诗歌要善于寻找并最后判断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寻求诗句之外所包含的不尽韵味——“再创造”有时是“找”。作者举“采菊东篱下”诗句以及《祖国啊,祖国》《枫桥夜泊》三个例子说明了这一点。
第四步,作者指出“再创造”有时是“进”。读者必须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把自己的主观世界融入诗的客观世界。作者以“问君能有几多愁”为例说明。
第五步,作者针对诗歌形象极简约极丰富的特点,指出欣赏者必须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去“猜”,去“补充和阐发”——“再创造”有时是“猜”。作者以《口供》为例子说明。
第六,作者针对诗的语言是不连贯的、断断续续,跳跃性很大的特点,指出“再创造”有时是“补”,需要加以填补、连缀。作者举《夜雨寄北》这个例子说明了。
三、鉴赏诗歌。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参考答案:“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2.尾联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个字中。
www.kmf8.com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教案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就到这里,同学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www.kmf8.com- 高三语文教案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 › 高三语文练习:东方风来满眼春练习拓展训练
- › 高三语文练习:东方风来满眼春练习参考答案
- › 高三语文练习:东方风来满眼春练习题及答案
- › 高三语文练习:辨析并修改病句讲解测试一
- › 高三语文练习:辨析并修改病句讲解测试二
- › 高三语文练习:辨析并修改病句讲解测试三
- › 高三语文练习:辨析并修改病句讲解测试四
- › 高三语文练习:辨析并修改病句讲解测试五
- › 高三语文练习:辨析并修改病句讲解测试六
- › 高三语文练习:辨析并修改病句讲解测试七
- › 高三语文练习:辨析并修改病句讲解测试八
- › 高三语文同步练习:滕王阁序同步练习及答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语文教案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语文教案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语文教案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语文教案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