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三学习辅导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试题高三语文期中试题练习题» 正文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练习题

[10-20 00:47:15]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三语文试题   阅读:8288
概要: (选自2011年8月24日《文艺报》,有删改)7、关于“网络文学的价值”,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网络文学以全民书写的方式,模糊了文学原有的边界,冲破了传统文学的樊篱,标志着新书写方式的诞生。B.网络媒介改变了人们阅读的方式,传统文学文本中纯粹精神性所寄寓的精英化倾向被消解,标志着新阅读形态的形成。C.网络文学一定程度上摧毁了传统文学的审美愉悦与精神消费,昭示出网络文学在自身展开过程中所彰显出来的新元素。D.网络时代的文学写作的一个新的特质,就是批评的即时性、多样性和交流反馈的互动性的加强,使批评空间的得到开拓。8、网络文学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文学还以自足自我为基础,将触角伸延到影视、话剧、漫画、音乐、游戏等艺术门类。B.网络文学拓开了传统文学自身内部的容量和限度,扩大了传统文学自身的影响力。C.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构成了冲击,为整个近代文学的发展进程,提供了诸多的可能性。D.网络文学往往以新潮的言语方式、丰富的想象力或可读性极强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阅读。9、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相对于传统的文学图书出版机制而言,网络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练习题,标签: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选自2011年8月24日《文艺报》,有删改)

7、关于“网络文学的价值”,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网络文学以全民书写的方式,模糊了文学原有的边界,冲破了传统文学的樊篱,标志着新书写方式的诞生。

B.网络媒介改变了人们阅读的方式,传统文学文本中纯粹精神性所寄寓的精英化倾向被消解,标志着新阅读形态的形成。

C.网络文学一定程度上摧毁了传统文学的审美愉悦与精神消费,昭示出网络文学在自身展开过程中所彰显出来的新元素。

D.网络时代的文学写作的一个新的特质,就是批评的即时性、多样性和交流反馈的互动性的加强,使批评空间的得到开拓。

8、网络文学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网络文学还以自足自我为基础,将触角伸延到影视、话剧、漫画、音乐、游戏等艺术门类。

B.网络文学拓开了传统文学自身内部的容量和限度,扩大了传统文学自身的影响力。

C.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构成了冲击,为整个近代文学的发展进程,提供了诸多的可能性。

D.网络文学往往以新潮的言语方式、丰富的想象力或可读性极强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阅读。

9、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相对于传统的文学图书出版机制而言,网络上的写作和发表其实很多是瞬时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B.通过点击阅读和论坛式的即时批评,可以对电子作品提出修改建议,参与到新文本的再生成过程中。

C.网络文学立意追求经济利益,提供文化消费并愉悦大众,而传统文学不立意追求经济利益。

D.对于网络文学所蕴涵的“娱乐”意味,我们不应该将其仅仅作为一种狭隘、庸俗甚至是媚俗的定义来理解。

三、(改编题)(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1题。

顾成,字景韶,其先湘潭人。祖父业操舟,往来江、淮间,遂家江都。成少魁岸,膂力绝人,善马槊,文其身以自异。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转斗入城,被执,十人皆死。成跃起断缚,仆持刀者,脱归。导众攻城,克之,授百户。大小数十战,皆有功,进坚城卫指挥佥事。从伐蜀,攻罗江,擒元帅以下二十余人,进降汉州。蜀平,改成都后卫。洪武六年,擒重庆妖贼王元保。

八年调守贵州。时群蛮叛服不常,成连岁出兵,悉平之。已,从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为前锋,首克普定,留成列栅以守。蛮数万来攻,成出栅,手杀数十百人,贼退走。余贼犹在南城,成斩所俘而纵其一,曰:“吾夜二鼓来杀汝。”夜二鼓,吹角鸣砲,贼闻悉走,获器甲无算。进指挥使。诸蛮隶普定者悉平。十七年,平阿黑、螺蛳等十余寨。明年奏罢普定府,析其地为三州、六长官司。进贵州都指挥同知。有告其受及僭用玉器等物者,以久劳不问。二十九年迁右军都督佥事,佩征南将军印。会何福讨水西蛮,斩其酋居宗必登。明年,西堡、沧浪诸寨蛮乱,成遣指挥陆秉与其子统分道讨平之。成在贵州凡十余年,讨平诸苗洞寨以百数,皆诛其渠魁,抚绥余众。恩信大布,蛮人帖服。是年二月,召还京。

建文元年,为左军都督,从耿炳文御燕师,战真定,被执。燕王解其缚曰:“此天以尔授我也!”送北平,辅世子居守。南军围城,防御、调度一听于成。燕王即位,论功,封镇远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命仍镇贵州。

永乐元年,上书,请严备西北诸边,及早建东宫。帝褒答之。六年三月召至京,赐金帛遣还。思州宣慰使田琛与思南宣慰使田宗鼎构兵,诏成以兵五万压其境,琛等就擒。于是分思州、思南地,更置州县,遂设贵州布政司。

成性忠谨,涉猎书史。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再镇贵州,屡平播州、都匀诸叛蛮,威镇南中,土人立生祠祀焉。其被召至京也,命辅太子监国。成顿首言:“太子仁明,廷臣皆贤,辅导之事非愚臣所及,请归备蛮。”时群小谋夺嫡,太子不自安。成入辞文华殿,因曰:“殿下但当竭诚孝敬,孳孳恤民。万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十二年五月卒,年八十有五。赠夏国公,谥武毅。

(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二》)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克普定 克:攻下

B.会何福讨水西蛮 会:会同

C.以久劳不问 问:询问

D. 战真定,被执 执:捉拿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文其身以自异 木欣欣以向荣

B.诸蛮隶普定者悉平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土人立生祠祀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辅导之事非愚臣所及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1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

A.以告者/ 过也夫子时/ 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 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B.以告者过也/ 夫子时然后言/ 人不厌其言/ 乐然后笑/ 人不厌其笑/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C.以告者过/也夫子/ 时然后言人/ 不厌其言/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D.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www.kmf8.com

第II卷(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4分)

译文:

(2)皆诛其渠魁,抚绥余众。恩信大布,蛮人帖服。(4分)

译文:

(3)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4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官舍竹①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

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1)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的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4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试题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试题
上一篇: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