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三学习辅导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试题高三语文期中试题练习题» 正文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练习题

[10-20 00:47:15]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三语文试题   阅读:8288
概要: 答:(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竹子表现了怎样的情怀?(4分)答:15、(原创)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共8分)1、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 。(《荆轲剌秦王•战国策》)2、《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是:“ , 。”3、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况《劝学》)4、白居易《琵琶行》中表现诗人急欲相见,而琵琶女心情复杂的诗句是:“ ,。”5、不违农时, ; ,鱼鳖不可胜食也。(孟轲《寡人之于国也》)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时 光冯骥才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然而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它短促、有限、性急,你在后边追它,却始终抓不到它飘举的衣袂。它飞也似的向着年的终点扎去。等到你真的将它超越,年已经过去,那一大片时光便留在过往不复的岁月里了。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练习题,标签: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答:

(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竹子表现了怎样的情怀?(4分)

答:

15、(原创)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共8分)

1、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 。(《荆轲剌秦王•战国策》)

2、《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是:“ , 。”

3、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况《劝学》)

4、白居易《琵琶行》中表现诗人急欲相见,而琵琶女心情复杂的诗句是:“ ,

。”

5、不违农时, ; ,鱼鳖不可胜食也。(孟轲《寡人之于国也》)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时 光

冯骥才

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然而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它短促、有限、性急,你在后边追它,却始终抓不到它飘举的衣袂。它飞也似的向着年的终点扎去。等到你真的将它超越,年已经过去,那一大片时光便留在过往不复的岁月里了。

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

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退藏到冬日小雨空濛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

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它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吗?

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

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

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

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

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惟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

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

16.作者说:“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结合后文的比喻,说说为什么到年终时分,会乍然出现时光的感觉?(4分)

17.分析“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去? ”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18.面对宋代天王像的瞪视,作者说:“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但结尾处却又说:“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如何理解这两处看似矛盾的内容?(6分)

19.综观全文,作者对“时光”持一种怎样的看法?对你有何启发?(7分)

六、(15分)

20、(原创)以“课间花絮”为题目,写一段文字,生动形象地描写课间10分钟的生活情景,不少于200字,有场面描写,至少用到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15分)

七、(5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转身”可理解为“转过身”和“一转身”。“转过身”,既有现实生活中“转身离开”“回眸凝望”等表象之意,又寓指人生中出现的重大变化或转折,人的思维角度或生活态度的改变;“一转身”比喻时间很短,稍纵即逝。你由“转身”想到了什么事情?有没有触动心灵的感悟?

请以“转身”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可写记叙文或议论文。3、不少于7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D(cuán/zǎn, páo/pào, píng /bǐng;A tái/tāi,mái/mán,nìng;

B bó;cēn/cān;kǎn/jiàn; C cì/sì,chà;yè/yàn)

2.C(A娑—挲 B角—脚,D上—尚)

3.B(暴露:(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惊慌:害怕慌张;惊诧:惊讶诧异。幽静:清幽寂静;寂静:没有声音,很静。本小题源自必修5《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写作练习部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试题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试题
上一篇: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