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航 1、首页2、化学练习
第6组:有机化合物
【说明】
1. 本部分选题关注①定量信息的使用(定量的反应信息、分子式信息等);②碳链结构信息的使用;③顺反异构;④基于化学键的变化分析有机物间的转化;⑤复杂推理(在多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判断)。
2. 本部分选题较难,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性使用。
1.有机化合物F是合成电子薄膜材料高聚物Z 和增塑剂P的重要原料。
(1)某同学设计了由乙烯合成高聚物Z的3条路线(I、II、III)如下图所示。
① 3条合成路线中,你认为符合“原子经济”要求的合成路线是(填序号“I”、“II”或“III”) 。
② X的结构简式是 。
③ 1 mol F在O2中充分燃烧,生成CO2 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8∶3,消耗7.5 mol O2。F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个吸收峰,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不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F分子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Y+F→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已知:
(R、R'代表烃基或氢原子)
合成P的路线如下图所示。D分子中有8个碳原子,其主链上有6个碳原子,且分子内只含有两个 —CH3。
① 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 B→C的反应中,B分子在加热条件下脱去一个水分子,生成C;C分子中只有1个碳原子上无氢原子。C的结构简式是 。
③ P的结构简式是 。
④ 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共有(填数字) 种。
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M和N b.一定条件下M可以转化为N
2.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A、B、C的分子式均为C5H8O2,其中A为直链结构,加热时能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物质;A分子中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三组峰,且
峰面积之比为2:1:1。B为五元环酯。C的红外光谱表明其分子中存在甲基。A~I等有机物
的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卤素单质发生a—H原子的取代反应。
(1)A、B的结构简式分别是:A ,B 。
(2)C为反式结构,其结构式为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C: 。
G→H: 。
(4)写出下列反应类型:
F→G ,A→I中的① 。
(5)写出F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 。
(6)与A的官能团组成和个数均相同的同分异构体还有 个。
第7组:化学实验
【说 明】
1. 本部分选题关注①干扰因素的分析及解决;②关于操作、方案设计、结论的规范表述;③采取适当的方法控制实验条件。
2. 请老师们带领学生复习“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处理方法”(考试说明要求,而在本区5次考试中均未涉及)。
1.某同学用如图一所示的装置 来探究CO2、S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结果通入CO2可以
看到先浑浊后澄清的现象,但通入SO2没有能看到浑浊现象。经过思考分析后,该同学改
用图二的装置,将气体收集在注射器,缓慢地将气体一个气泡一个气泡地通入澄清石灰水
中,都能看到石灰水先变浑浊再澄清的现象,且通入SO2产生现象明显比通入CO2快。
( 1)对比分析两组实验,你认为用图一装置实验时,通入SO2不能出现浑浊的原因可
能是: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二装置实验时,以相同速率通入CO2或SO2,SO2产生浑浊、澄清的现象比CO2
快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图一进行SO2与石灰水反应的实验时,从安全角度考虑装置应做何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小组同学欲探究NH3催化氧化反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A、B装置可选药品:浓氨水、H2O2、蒸馏水、NaOH固体、MnO2
(1)NH3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装置B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有(结合化学用语解释) 。
(3)甲乙两同学分别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装置G中溶液都变成蓝色。
①甲观察到装置F中有红棕 色气体,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乙观察到装置F中只有白烟生成,白烟的成分是(写化学式) 。
③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装置G中溶液变成蓝色的原因: 。
(4)为帮助乙实现在装置F中也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可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①甲认为可调节K1和K2控制A、B装置中的产气量,应(填“增加”或“减少”)
装置A中的产气量,或(填“增加”或“减少”) 装置B中的产气量。
②乙认为可在装置E、F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可以是(填 序号) 。
3. 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
(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
【实验2】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产生黑色固体甲,其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以及被掩蔽的氧化亚铜。
查阅资料:
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 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
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图2的实验:
(4 )②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 。
(5)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 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度的废
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 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
- 高三化学摸底试题整理
- › 高三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教案:物质的分类
- › 高三化学同步练习:易错点
- › 高三化学—有色物的颜色同步练习
- › 高三化学—离子共存问题同步练习
- › 高三化学同步练习:元素金属性强弱
- › 高三化学: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步练习
- › 高三化学实验:固体酒精实验
- › 高三化学:检验尿糖实验的基本操作同步练习
- › 高三化学:玻璃棒点燃了冰块同步练习
- › 高三化学:维生素C测定的基本操作同步练习
- › 高三化学用:皂泡法检验硬水的硬度同步练习
- › 高三化学:离子反应常见类型同步练习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化学摸底试题整理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化学摸底试题整理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化学摸底试题整理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化学摸底试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