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读书,家务事不用你操心。
点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劳动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学习与劳动是不分离的。而在家庭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地方。比如,洗碗的时候,孩子可以学习数数;收拾房间,可以学习管理。几乎所有的家务都可帮助孩子学习双手和大脑的协调发展,懂得勤奋、毅力和工作成就的意义,并发展诸如责任、独立、自信等很多的品格。当然,如果你希望孩子从小惟我独尊,长大成人后无法面对现实生活的要求和挑战,这一种方法的效果是一生持久的。
是谁剥夺了孩子劳动机会?
参加劳动可使孩子快乐。
小学生
我想劳动可父母不给机会
在广州市白云区某小学读一年级的琪琪(化名)每天上学前,家里都是一场混战。7:00的闹钟已经响过两遍了,可是她还睡得正酣。于是,爸爸妈妈奶奶齐上阵。妈妈把昨晚准备好的衣服和鞋帮她在睡梦中穿好,然后再把她唤醒。睡眼蒙胧中,她由爸爸牵到卫生间,在爸爸的“辅助”下刷牙、洗脸。终于清醒后,客厅里的妈妈已经拿着梳子在等着她了,等妈妈心急火燎地帮她梳好小辫,奶奶已经在厨房将琪琪要带到学校吃的早餐准备好。最后,由爸爸背着书包和饭兜,琪琪终于走在了赶校车的路上。
晚上回来,琪琪吃完饭,做完作业,家里又是一阵忙乱。爸爸照例“辅助”她刷牙,拆小辫,妈妈则放水帮她洗澡。一切妥帖后,还要陪她睡觉。
琪琪的妈妈说,因为从没怎么训练,琪琪到现在还不会扣扣子,也不会系鞋带。好在学校的校服不需要扣子。而鞋子,她也不敢给她买系鞋带的那种。“更别说让她做家务了。”
据琪琪的班主任陈老师介绍,像琪琪这样的孩子不是个别现象。“班上有七到八成的孩子还不具备一些在幼儿园就应该培养起来的生活自理能力。”她说,“比如系鞋带、穿衣服、洗脸、洗脚、洗澡……”
中学生
学习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劳动?
“学习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劳动?”在越秀区一家重点中学读初二的平平(化名)给记者算了一笔时间账:我早上6:30起床,洗漱完毕之后,已经6:45,赶紧吃完妈妈已经端上餐桌的早餐,就快7:00了,骑单车来到校车停靠点,已经7:10,刚刚赶上正在启动的校车。到了学校,就是一节接一节的课。学校的清洁都是承包给保洁公司的,因此,放学后我们也不需要值日。但我们得准时在17:10赶上回家的校车。回到家,已经快18:00了。稍稍松口气,就是吃晚饭的时间,吃完饭做作业。收拾好书包,已经是21:30了。我还算快的。有的同学要做到23:00呢。而我就是21:30做完作业,也不能马上睡觉的。我还要弹钢琴、练声……终于爬上床时,已经筋疲力尽了。
第二天,又是同样的时间表,周而复始。到了周末,我一天学钢琴和声乐,一天参加英语班,只剩半天时间出去透透气。
“这样紧张的生活,还有人在家学做饭做菜搞卫生,那一定是个超人!”平平说,况且,她家里已经没有什么家务活可做了,“除了早餐由妈妈准备,另外两餐和其他家务活都由钟点工阿姨包了。”
大学生
会做饭女生是熊猫级别
在华南师范大学某学院读三年级的小彭同学,每个星期回家,都会带回一大包脏衣服和脏袜子。
“这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家在广州的都这样。”他说,“那些家不在广州的,只能自己洗了,但那也是稀有动物。很多同学都把脏衣服拿到洗衣店洗。一个星期一次,也不会要很多钱。”
“做这些事情,女生可能还要好一点,但对男生而言,无异于恶梦!我们洗两双袜子的时间都可以打一场篮球了!”小彭说, “所以,夏天进男生宿舍也是一场恶梦。虽然大家出去时,穿得都算干净光鲜,但宿舍里全是脏衣服和脏袜子的汗臭味。”说到做饭,他说:“别说是男生,就是女生,会做饭的也是熊猫级别的了。”
“我们这一代的人,可能是独生子女吧,从小没养成习惯,大了生活自理能力的确差了很多。”小彭还说,包括他在内的许多大学男生都害怕穿西装,“我们都喜欢穿休闲装和运动装,不用打领带,也不用系皮带……”
●上小学了还不会系鞋带、扎小辫,八九岁了还不会打扫房间、自己洗澡,上大学了还不会洗衣服,大学毕业了还不会打领带、拒绝穿需要系皮带的西裤……他们的智商越来越高,劳动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却越来越低。
●是谁剥夺了他们劳动的光荣感呢?是谁剥夺了他们劳动的机会?家长?学校?社会?昨日,记者分别采访了孩子、家长、学校和社会学专家,他们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社会问题进行了解读。
本报记者 黄蓉芳
家长:孩子以后可请钟点工
“中国的现实是考试定终身!”平平妈妈认为,孩子现在的任务就是搞好学习。“平平现在读的已经是重点初中了,她必须考个重点高中,再考个重点大学,那样她以后的人生才有前途!会不会做家务有什么要紧呢?”
平平妈妈说,他们家的经济条件比较好,家里就一个孩子,她自己现在就不用做什么家务,“1000多元请个钟点工,省事又省心”。所以,在她看来,以后平平如果有出息,只要请个钟点工,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
学校:安全责任缚住了手脚
“其实我们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广州市京溪小学副校长王红告诉记者,据她了解,现在孩子的劳动观念和自我服务能力都比较弱。“但究竟是谁剥夺了孩子的劳动机会呢?这也不单单是学校或家庭哪一方面的责任,这是许多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她说。
据王红介绍,现在许多学校都把原本应该由学生完成的劳动任务外包给了保洁公司或专门请了清洁工。京溪小学也如此。
“学校为什么会这样?这部分费用明显是学校额外的负担,而且也不利于孩子自身的成长。”王红解释,其实主要是安全责任缚住了学校的手脚。
她说,现在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非常金贵,稍有一些磕磕碰碰,家长就会怪罪学校。而让孩子搞劳动,如擦窗户等,免不了要爬高爬低,万一有个闪失,学校就必须承担责任。因此,学校干脆把清洁工作外包给保洁公司或专门请清洁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对孩子劳动给予奖励应适可而止
- › 对孩子劳动给予奖励应适可而止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对孩子劳动给予奖励应适可而止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对孩子劳动给予奖励应适可而止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对孩子劳动给予奖励应适可而止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对孩子劳动给予奖励应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