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倍数和因数”教学后记» 正文

“倍数和因数”教学后记

[10-20 00:40:19]   来源:http://www.kmf8.com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阅读:8137
概要: 三星中心小学四年级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与老教材比较有较大的变化。传统的教材按除法—整除—约数和倍数的顺序安排,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是按操作—乘法—倍数和因数的顺序编写,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建立在直观模型之上。教材的变化呼唤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笔者四次执教该课,对教学内容和呈现形式作了微调处理并重视与学生平等对话,最终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1. 例3中36的因数如何书写? 第一次试上时我采用了从小到大依次书写的方法,第二次试上时我采用了一对一对书写的方法:1、36,2、18,3、12、4、9、6。第一种方法便于学生发现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但书写时比较麻烦;后一种方法书写起来比较方便,但由于因数不是按大小顺序排列,所以不利于学生发现一个数因数的特征。后面的教学中我对写法作了微调处理:即一对一对书写,但是从两边向中间书写,最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实践证明效果很好,既注重了顺序,也兼顾了方法,且有利于学生发现一个数因数的特征。 2. 到底要让学生发现什么? 在教学完例2、例3及其各自的“试一试”后,教材都呈现问题:
“倍数和因数”教学后记,标签: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http://www.kmf8.com
三星中心小学四年级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与老教材比较有较大的变化。传统的教材按除法—整除—约数和倍数的顺序安排,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是按操作—乘法—倍数和因数的顺序编写,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建立在直观模型之上。教材的变化呼唤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笔者四次执教该课,对教学内容和呈现形式作了微调处理并重视与学生平等对话,最终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1. 例3中36的因数如何书写? 
第一次试上时我采用了从小到大依次书写的方法,第二次试上时我采用了一对一对书写的方法:1、36,2、18,3、12、4、9、6。第一种方法便于学生发现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但书写时比较麻烦;后一种方法书写起来比较方便,但由于因数不是按大小顺序排列,所以不利于学生发现一个数因数的特征。后面的教学中我对写法作了微调处理:即一对一对书写,但是从两边向中间书写,最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实践证明效果很好,既注重了顺序,也兼顾了方法,且有利于学生发现一个数因数的特征。 
2. 到底要让学生发现什么? 
在教学完例2、例3及其各自的“试一试”后,教材都呈现问题:“观察上面几个例子,你有什么发现?”不少教师认为只要学生能发现教材上揭示的几条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特征就行了,但我认为,发现的结果不应完全局限于教材上揭示的几条特征。因为发现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是学生通过经历、观察、猜测、概括等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是自由的、开放的。我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微调处理是: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发现,对于学生的观点只作最后的评判,并选择几条正确的结论揭示在黑板上(当然包括教材中的结论)。事实证明,这样的微调处理激活了学生的潜能,彰显了学生的个性。 
3. “有限”和“无限”的结论怎样呈现? 
让学生认识“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和“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教材是分开编排的,即在学习找一个数的倍数后学习前者,在学习完找一个数的因数后再学习后者。我认为在学生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以后,结合板书比较,学生对“有限”和“无限”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学的过程也更加顺畅。实践证明,这一微调处理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 
与学生平等对话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传统的问答式教学,学生大多以被动的方式接受学习,很难自己确定思考的方向;有时问答的频度过高,不利于学生对问题作深度思考。对话的教学方式则不然。当学生进入对话状态时,他们能积极主动地与同学或教师进行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对问题的认识易于走向深入。现记录学生观察36、15和16这三个数的因数后的对话。 
生:我认为双数的因数中都有2。 
师:真聪明! 
生:我发现双数的因数是成对成对出现的,而单数的因数个数也是单数。 
生:我认为不对,因为单数15的因数个数是4个,4是双数。 
生:单数的因数全部是单数。 
师:是吗?大家再找个单数,写出它的所有因数,看看他的发现是否正确。 
学生验证检查后,发现是正确的。我及时地表扬了这个学生。 
生:我发现1是任何自然数的因数。 
师:真了不起,1是任何自然数的因数。再看看一个数的因数中1的大小怎样? 
生:最小。 
师:那么我们可以说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几? 
生: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 
生: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就是它自己。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后,共同作出肯定的评价。 
师: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自己,这句话,我们又可以说成,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就是它本身。 
生:老师,我还发现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又是它的倍数。 
…… 
学生的精彩发言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想这与教学中平等的对话氛围是分不开的。首先,我把自己定位在与学生平等的话语地位上,用“仰视”的姿态去欣赏学生的发言,让学生心理放松,敢想敢说。其次,绝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不管学生的发现在不在点子上,只要他有观点要表达,都要让他把话说完。再次,不失时机地通过鼓励和表扬等方式肯定学生的对话成果,即使认识上有错误,也要肯定他敢于发表观点的勇气。最后,为使对话紧紧围绕主题,注意及时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引导点拨不能太多,多则会经常打断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学生发现,1是任何自然数的因数后,我及时表扬他的发现“真了不起”,同时,通过引导学生“看看一个数的因数中1的大小怎样”,把学生的观察引向一个数最小的因数和最大的因数。教师的适当点拨有益于对话的顺利推进,有益于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入。

<
Tag: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 -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上一篇:集体备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