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的认识及有关加减法”教学设计评析» 正文

“0的认识及有关加减法”教学设计评析

[10-19 12:34:35]   来源:http://www.kmf8.com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8923
概要: [评析:学生通过观察,描述0的形状特征,经历书写、描0、独立写的过程,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了解掌握写。的方法,并展示、交流自己的收获。教学活动中完全打破了机械书写的格局,学生不仅基础知识学得扎实,而且在数学思考、语言交流及情感态度方面都会获得发展。]三、探究算法,经历过程(课件演示29页小鸟图。)师:看www.kmf8.com ,可爱的小鸟在做什么?你能给同学们说一说吗?3只小鸟都飞走了,鸟窝里还剩几只小鸟?你能列出一个算式吗?(教师边板书边说:“鸟窝里原来有3只小鸟,都飞走了,1只也没有了,用0表示。”)[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面、描述情景,加深了学生对事情的发生、发展的了解,使学生走进情境,再提出问题,列式,把有关。的减法切实设置在具体情境之中。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了解到计算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演示:盘子里有2个苹果,把这2个苹果送给一个小朋友,同时提出问题。师:盘子里还剩几个苹果?谁能列出算式?你还知道几减几等于0呢? (随学生发言,教师板书:1-1=0、0-0=0、4-4=0、5-5=0,并请学生齐读。)[评析:在学习3-3=0、2-
“0的认识及有关加减法”教学设计评析,标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网,http://www.kmf8.com
    [评析:学生通过观察,描述0的形状特征,经历书写、描0、独立写的过程,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了解掌握写。的方法,并展示、交流自己的收获。教学活动中完全打破了机械书写的格局,学生不仅基础知识学得扎实,而且在数学思考、语言交流及情感态度方面都会获得发展。]
    
    三、探究算法,经历过程
    (课件演示29页小鸟图。)
    师:看

  www.kmf8.com ,可爱的小鸟在做什么?你能给同学们说一说吗?3只小鸟都飞走了,鸟窝里还剩几只小鸟?你能列出一个算式吗?(教师边板书边说:“鸟窝里原来有3只小鸟,都飞走了,1只也没有了,用0表示。”)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面、描述情景,加深了学生对事情的发生、发展的了解,使学生走进情境,再提出问题,列式,把有关。的减法切实设置在具体情境之中。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了解到计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演示:盘子里有2个苹果,把这2个苹果送给一个小朋友,同时提出问题。
    师:盘子里还剩几个苹果?谁能列出算式?你还知道几减几等于0呢? (随学生发言,教师板书:1-1=0、0-0=0、4-4=0、5-5=0,并请学生齐读。)
    [评析:在学习3-3=0、2-2=0的基础上,让学生寻找“几减几等于o”的事例,有效地加深学生对“同数相减,结果为0”的意义的理解。]
    (课件出示青蛙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你都看到了什么?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你是怎么想的吗?(学生汇报:0表示没有,4+0就是4什么也没加,所以还等于4。)
    师:老师这里有几个小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解决一下。看看谁说得最清楚。从中你们能发现什么?
    (出示几道口算题,巩固和0有关的加减法0+0;0-0=0+5=5-0=。)
    [评析:学生满怀帮助老师的热情思考每一个问题,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想法,探究和0有关的加减法。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逐步加深了对0的理解和认识,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实践活动,巩固新知
    活动一:排一排。
    师:你们桌子上有数字娃娃(0—5),想请你们帮它们按顺序排排队,你们愿意吗?(找两组到前面展示,并让学生说出排列的顺序。一组按从大到小排,另一组按从小到大排。)
    活动二:填一填。
    师:瞧!鱼缸里的小金鱼多美呀!请大家认真数一数,金鱼的数量可以用几来表示呢?把数字填在括号里。
    活动三:算一算。
    师:看,智慧爷爷种了一棵苹果数,只要你们把得数算对,这些苹果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谁愿意来试一试?(生答对一道,苹果变红一个,直至算完。)
    师:在你们的努力下,这些苹果都熟了,你们可真棒!
    活动四:摘苹果。
    师:苹果成熟了,那接下来,请你再仔细观察,看看画面发生什么变化了?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评析: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巩固新知创设了丰富的数学活动,并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不同的形式,增加了趣味性,显现出吸引力。学生都能在积极的状态下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兴趣盎然。]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了解了那些知识呀?(先让学生总结,教师最后归纳。)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0,知道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在尺子上还表示起点;我们不但掌握了0的书写,而且还学会了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其实0还有很多奥秘,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动脑思考,就会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评析: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初步学会归纳与总结。学生把课堂学习活动自然延伸到课外,培养了他们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良好习惯。]
    
    总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注重课堂良好心理氛围的创设,重视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重视数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充分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
    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并考虑学生兴趣的需要,精心创设情境,组织安排了观察、思考、猜测、交流、实践各项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情”、“趣”交融的活动中实现教学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上课伊始,老师用生动的课件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热情地关注小猴吃桃的情境,情不自禁地投入学习活动。
    2.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发展。
    掌握知识是发展情感、态度与能力的基础。由此,教师精心组织观察、思考、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交流能力。例如,教师用生动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小猴逐次把2个桃吃光的过程。请学生根据画面变化描述小猴吃桃的情境,并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交流的空间。学生在仔细观察、充分交流的活动中,体验“从有到无”的变化,感知0的含义。接着教师还组织猜数的游戏,根据响声猜测盒内硬币的个数,说出用几表示。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地经历了“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的过程。在学生初步认识0的基础上,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也可以用0来表示,把0的认识推入生活,让学生从中寻找需要用0表示的事例,进一步体验0的含义,同时感受。的作用,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3.数学问题生活化。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他们真正体验到学学习数学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这节课,老师为学生设计了丰富的学习活动,并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探索知识创设情境,为学生运用知识创设条件。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活动中认识0,感受0的作用,经历探讨0的加减法的过程,发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体验,都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遵循的原则

 

上一页  [1] [2] 


Tag: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网小学数学教学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小小设计师”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