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课改探究数学与“生活”同在» 正文

数学与“生活”同在

[10-19 13:11:42]   来源:http://www.kmf8.com  课改探究   阅读:8671
概要: 生1:妈妈付200元,找回2元。 即:“323-198=323-200+2=125(元) 生2:阿姨付300元,再付2元。 即:465-302=465-300-2=163(元) 生3:妈妈和阿姨一共付500元,正好。 即:198+302=500(元) 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是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里,教师把教材中缺少时代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材,既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又让学生真正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找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鼓励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上一页 [1] [2]
数学与“生活”同在,标签: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网,http://www.kmf8.com
  生1:妈妈付200元,找回2元。
  即:“323-198=323-200+2=125(元)
  生2:阿姨付300元,再付2元。
  即:465-302=465-300-2=163(元)
  生3:妈妈和阿姨一共付500元,正好。
  即:198+302=500(元)
  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是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里,教师把教材中缺少时代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材,既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又让学生真正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找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鼓励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上一页  [1] [2] 


Tag:课改探究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网小学数学教学 - 课改探究
上一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4年版)讲座:图形与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