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中考语文模拟题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附加题» 正文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附加题

[10-20 00:37:18]   来源:http://www.kmf8.com  中考语文模拟题   阅读:8842
概要: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遗:尝:(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大意。 www.kmf8.com (3)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穷而不贪才值得赞扬。 B.作者认为贪足之后才不贪,算不得廉洁,不值得赞扬。C.按照作者的观点王述的行为算不得廉洁。 D.按照作者的观点王述的行为是值得赞叹的。13、仿写下面的句子。例: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仿句:拥有_________, ;拥有____________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在法国隆重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之际,一座由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 像6月3日在昔日诺曼底登陆战场揭幕。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地舒 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附加题,标签:中考语文模拟题大全,http://www.kmf8.com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遗:       尝: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大意。

www.kmf8.com

(3)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穷而不贪才值得赞扬。 B.作者认为贪足之后才不贪,算不得廉洁,不值得赞扬。

C.按照作者的观点王述的行为算不得廉洁。  D.按照作者的观点王述的行为是值得赞叹的。

13、仿写下面的句子。

例: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仿句:拥有_________,                                ;拥有____________   ,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法国隆重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之际,一座由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 像6月3日在昔日诺曼底登陆战场揭幕。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地舒 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 远看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①把以上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答:

②世界和平女神像的造型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答:

15、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题目。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

③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④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

(5)、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16、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日:“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日:“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日:“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日:“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

(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

①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 B谨食之,哩而献焉C 设酒杀鸡作食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2)下列与“欲以去热也”中的“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今日存,明日去   B去死肌,杀三虫  C 乃记之而去   D俸去书来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积压以为知”的看法。

17、下面是关于“0”的联想。在你的眼里,“0”是什么?请根据自己的想象,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类似的句子。

例句:“0”是一只空杯,等待你用创造的双手去斟满美酒;但对于寻些意志消沉者,“0”又是一个绝望的陷井,是他们滴滴悔恨的泪珠。

仿句:                      ,                                      ;

,                                        。

18、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季梁)往见王日:“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日:‘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曰:‘吾马良’。臣日:‘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⑤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中考语文模拟题中考语文模拟题大全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 中考语文模拟题
上一篇: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