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下面是初三中考语文知识点,欢迎参考!
对联题应对策略
对联形式精巧,内容丰富,对联题有相当大的包容性,因此一直很受中考命题者的青睐。那么,遇到对联题,该如何应对呢?
熟练掌握对联的特征。对联是由对称的上下两联组成的对偶语句,上下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一般是互补关系、对立关系和承接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相应位置上的词要词性相同,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上下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上下联相对应的字还要求平仄相谐,富于音乐美。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或平仄等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的要求。掌握了对联的这些知识,就为应对各种题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准确把握解答的步骤。解答对联题,先要认真阅读题干,理解和对联相关的知识点,明确答题要求。然后依次仔细分析,找出题目中的有效信息。接下来就要结合对联的基本特征,比照已知信息,联系生活积累或阅读积淀,进行精心的筛选,准确解答。
留心储备相关的对联。对联种类很多,内容更是五花八门。其风格各异,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婉约纤柔;有的含蓄凝练,有的晓畅明达;有的幽默隽永,有的讽刺辛辣。对联往往与地理、历史和其他人文知识融合在一起,和当地的地域文化携手来进行考查。因此,在平常的学习中,要加强文化知识积累,提升文化品位。留心相关的对联,明确和该对联相关的人物、历史事件等,上下联系,左右兼顾,方能灵活运用,从容应对。
关于名胜和名家的对联
一、名胜对联辑录
1、滁州醉翁亭: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2、湖南岳阳楼: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3、九江琵琶亭: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荻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
4、黄州赤壁: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5、成都社甫草堂: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6、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出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黄鹤楼诗》《岳阳楼记》《滕王阁序》)
二、与课文相关的名家对联辑录
1、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颂孔子
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颂屈原
3、诸葛亮:a.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b.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七出,威德咸孚足千秋。
4、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颂韩愈
5、韩潮学派百三汇,公起文章八代衰。——颂韩愈
6、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颂范仲淹
www.kmf8.com
7、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颂文天祥
8、宰相状元余事之,文章义节两兼之。——颂文天祥
9、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颂辛弃疾
10、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撰联颂项羽、勾践
11、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颂司马迁
12、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颂司马迁
13、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篙下诗,岂甘了此一生。——颂陶渊明
14、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颂汤显祖
15、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颂李清照
16、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颂李白
17、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颂李白
18、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颂杜甫
19、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颂社甫
20、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颂杜甫
21、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颂白居易
22、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颂白居易
23、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颂韩信。(注:“知己”指萧何,“妇人”指漂母和吕后)
24、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颂王昭君
25、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颂诸葛亮
26、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颂陆游
27、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颂岳飞
28、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颂蒲松龄
29、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颂鲁迅
30、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颂三苏父子
总结:初三中考语文知识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备战中考有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能考入自己理想的院校,www.kmf8.com和大家一起努力!
相关推荐:
- 初三中考语文联句知识点集锦
- › 2016年上海初三中考英语高分作文范例
- › 初三中考物理基础知识—能量守恒定律
- › 初三中考物理总结:初三物理公式大全
- › 初三中考数学知识点整理
- › 初三中考数学探究型摸底试题
- › 初三中考语文联句知识点集锦
- › 初三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阅读复习试题
- › 最新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 › 2016年北京海淀区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 初三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试题(有答案)
- › 桂林市初三中考语文试卷选择题及答案
- › 初三中考生物知识点整理表格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中考语文联句知识点集锦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中考语文联句知识点集锦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中考语文联句知识点集锦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中考语文联句知识点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