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寻找像旗袍这样经典的时尚,它能长久地存在,从未被人遗弃,那些沉睡的经典似乎在等待,当一个个奇思妙想和创新的箭射中它们,它们定会再次刮起经典的时尚之风。这样的时尚总值得人去品味,犹如一杯经典的咖啡:香醇,美味,令人回味无穷……
在重金属充溢的时代,谁还会为一把二胡叹息,为一首二胡曲而掬一把廉价的眼泪呢?人们一窝蜂地追求潮流、流行文化,而视古典文化传统如草芥。其实,我们都深陷追求时尚的“迷网”中而不懂得品味时尚。
还记得一首《二泉映月》曾经打动多少人的心,浸润多少人的眼……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塘有太多的绮丽繁华,那不是二胡弦上奏的音韵。二胡是属于平凡人开心时的工具,潦倒时的支撑。
就这样一种沉淀下来的经典时尚,属于普通人的时尚,为什么时至今日,它会如此苍凉。
在文化交流频繁的今天,我们似乎更需要静下心来品味“时尚”,为传统文化寻一片天空。
【点评】此文从文化积淀的角度谈“时尚”,为那些被遗忘的“经典时尚”发出苍凉的咏叹,读来颇有意味。
【习作讲评】
一、审题准,扣题紧,中心明,论据实。
1、立意角度多样:理解、品评时尚;如何去品味时尚;品味某一领域中的时尚。
2、分析问题辩证。体现了题目中的“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
3、论据不落俗套。《论语》《水浒》等经典是曾经的时尚,唐诗宋词亦是曾经的时尚;邓丽君的歌曲、周杰伦的《青花瓷》、小沈阳的小品、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舞步也一度成为人们追捧的时尚;旗袍和中山装是时尚,“剪辫子”“不缠足”也曾是一种时尚;读书、“微尘”行动、黛莉·赫本的博爱则是更高境界的时尚。当然,还有“哈日哈韩”潮流、五颜六色的发式和奇装异服的流行、“快男”“快女”的海选、“山寨文化”的蔓延则是另一种时尚。
二、主要问题:
1、对时尚理解过于狭隘、片面,把时尚理解为“时髦”,毫无可取之处。
2、没有弄清时尚和经典的关系。认为时尚就是经典或经典就是时尚。。
3、有的同学没有扣住“时尚”来写,而把重点放在了品味“经典”上。
4、书写不工整、文面不整洁、标点符号运用不当等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精彩段落】
1、对于时尚我们也应辩证地去看待。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使许多落后观念深入人心,这时候,我们就应当去变革和发展。封建社会压制女权,女孩从小开始裹脚,女孩注重三从四德,相夫教子,在当时是时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思想的进步,逐步将这种时尚淘汰。部分现代人穿衣注重追求名牌,对于流行时尚,我们应去理解追求美的心灵,但是,我们更倡导要有美的心灵。对于外在的穿着我们只要求整洁大方,不能过分讲究。我们不妨去发扬勤俭节约、朴素的高尚品质,这种时尚才是我们应该珍惜和提倡的。(秦佳)
2、在热闹的街市上,不是会出现一个被日韩风、嘻哈风、朋克风席卷过的人,好强烈的风啊!把那人的头发吹成了彩色,上衣吹得太干严重缩水,裤子又吹得异常肥大。看!不只是路边的行人在笑,连他裤腿也裂开一张大嘴在笑呢!如此时尚,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于晓明)
3、奥黛丽赫本无疑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尚的最佳代言人,不是过眼云烟,不是惊鸿一瞥。她将时尚化为一种力量,推动着爱心的传递,告诉人们“爱无国界”。她的魅力深深熔铸于她的生命力,向世人展示一种高尚而又谦逊的人格。外表的美丽或许只是赏心悦目,真正心灵的真挚,才是灵魂的追求。赫本的生命虽然只有短短64年,但她却在这期间会写出光辉的诗篇,创造了一个不朽的传奇。(盛楠)
4、在长达四百五十年多的唐宋时期,人们纷纷投入到诗词的创作潮流中,从而有了李白豪放洒脱的《将进酒》,柳永细腻婉约的《雨霖铃》,李清照惆怅悲伤的《声声慢》,因此,写诗便成了唐宋的一种“时尚”。而在充满喧嚣的现代社会,时尚像一串杂糅的句式,有好有坏,又没有仇,交错杂陈。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着,人们的脚步也紧紧地跟随着。有人追赶着奇装异服的潮流,有人追求居家品质的时尚,有人追求者超前的火星文字,有人则追求高雅脱俗的文艺时尚。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则会沉淀为经典。也许此时再去读豪放洒脱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细腻婉约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悲伤惆怅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就别有一番滋味了吧。这些流传至今的佳作,风靡在古代社会中,因古时而时尚,因今世而经典。这才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时尚之作。(曲哲)
5、有人说,时尚就是新潮流,品味时尚,要一直追求潮流的最前端,过时了就不时尚了。而我认为,时尚在引领潮流的同时,也在造就它自己。为什么邓丽君的歌我们可以百听不厌,泰坦尼克号的音乐会不时在耳边响起,因为它们已经成为经典。当时尚的光华过后,留下来的才是精华。真正的时尚,是不会在社会中形成追求新贵的攀比之风;真正的时尚,是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纯净人的心灵的。(张鲁燕)
6、时间可以检验一切,每种时尚的价值往往在当时并不能显现出来,需要时光的打磨,大部分的时尚被淘汰,留下的是人们信奉的经典,虽然是少数,但足以触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无形之中指引着人们创造自己灿烂的文明。……每个时期的社会时尚都得到了当时大多数人的认可与追求。我们细细品味每一种时尚,就像面对一处处的风景,走在人生的路上,我们要欣赏那些可以使我们愉悦的景色,坚定的脉动步伐,品味着时尚,品味着自己的人生。(乔梦夏)
7、当今社会太多的人简单地融入人潮,追求名牌,夸张的造型,新潮的语言与低俗的行为,然后肤浅地炫耀,将其定义为紧随时尚潮流。也许,着并非一种过错。这样的行为里承载着大多数人物质的默识,纵然置于人潮中也并不突兀,抑或是忙碌的现代生活已然让人们本能地放弃了真实的意念与判断,从而为其镶上新鲜刺激的金边。但是,时尚绝非表面到唯有通过这些物化的形式才得以体现,时尚里隐匿的是精神力量。(戚丽珺)
- 中考语文资源之品味时尚作文指导
- › 遂宁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
- › 广州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
- › 南京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
- › 江西省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
- › 达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
- › 中考语文模拟检测试题
- › 2016年中考语文样题及答案
- ›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 › 2016届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试题(含答案)
- › 2016年中考语文综合实践及口语交际复习检测试题
- › 2016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检测试题
- › 2016年中考语文修改病句专项练习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语文资源之品味时尚作文指导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语文资源之品味时尚作文指导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语文资源之品味时尚作文指导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语文资源之品味时尚作文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