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历史辅导资料初一历史教案第3课 “开元盛世”» 正文

第3课 “开元盛世”

[10-20 00:28:53]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历史教案   阅读:8254
概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唐朝水车已传到日本。829年,日本的“太政府符”专门谈及“应作水车事”,说:“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以斯不失其利。此间之民,素无此备,动若焦损。宜下仰(切望)民间,作备件器,以为农业之资。其以手转、以足踏、服牛回等,备随便宜。”这一记载不仅是中日两国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绝好证明,也生动说明水车使用已成“唐国之风”,其种类有手转、足踏、牛拉等。(注:如果离农村或山区较近,则可以让学生到田家农舍亲自去看一看这两样工具,加深体会)[教师引导]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唐朝的手工业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下面请看具体内容。[板书]2.手工业[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中的相关内容,概述唐朝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学生看书]……[学生概述]唐朝的手工业发达。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陶瓷业在唐朝也有较大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造型美观,色彩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教
第3课 “开元盛世”,标签:初一历史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唐朝水车已传到日本。829年,日本的“太政府符”专门谈及“应作水车事”,说:“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以斯不失其利。此间之民,素无此备,动若焦损。宜下仰(切望)民间,作备件器,以为农业之资。其以手转、以足踏、服牛回等,备随便宜。”这一记载不仅是中日两国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绝好证明,也生动说明水车使用已成“唐国之风”,其种类有手转、足踏、牛拉等。

(注:如果离农村或山区较近,则可以让学生到田家农舍亲自去看一看这两样工具,加深体会)

[教师引导]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唐朝的手工业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下面请看具体内容。

[板书]2.手工业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中的相关内容,概述唐朝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学生看书]……

[学生概述]唐朝的手工业发达。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陶瓷业在唐朝也有较大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造型美观,色彩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动脑筋”的内容。从阿拉伯商人与唐朝官员的对话中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反映了唐朝丝织技术高超,丝绸质地很薄。

[投影显示]

唐朝穿裙衫的妇女

[教师介绍]这是唐朝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卷》的一部分。该图取材于唐朝宫廷妇女生活。全卷分采花、看花、漫步、戏犬四个段落,极为形象地表现了宫廷贵妇蛾眉高髻,纱衫长裙,举步缓缓,悠闲自得的生活。投影打出的是最后一位妇女,她头插芍药花,身穿浅紫色裙衫,白地披肩上绣着彩色云鹤,从肩后向前胸垂落,左手拿着拂尘,正扭身戏弄爱犬。从这位妇女的裙衫可以看出,唐朝人喜欢穿色彩艳丽的丝绸衣服,说明当时的丝织业是很发达的。

[投影显示]

(一)“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二)“九州风露越窑开,奇得千峰翠色来。”

(三)“若邢瓷类银,则越瓷类玉”,“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

[教师讲解]以上三则材料都是对唐朝青瓷和白瓷的描写。第一首诗里写玉声清脆,白胜霜雪。第二首诗说青瓷釉色晶莹如九秋露水,色泽如千峰翠滴。第三则材料说邢瓷其白如雪,越瓷如玉似冰。这是通过文字来了解唐朝的陶瓷,下面我们再来看两幅图。

[投影显示]

[教师介绍]图中的唐朝青瓷为越窑烧制的海棠式瓷碗,高10.8厘米,口径32.2厘米,底径11.4厘米。敞口斜腹,圈足外撇。碗壁有四条浅楞,圈足底部有花瓣形缺口。整个造型酷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青瓷是以瓷土做坯,施以用氧化铁为着色剂的石灰釉,在高温还原条件下烧成。青瓷的烧制成功,不仅因为越州盛产瓷土,有丰富的木材和水力资源,更因为越人发明了比较先进的窑炉结构。因此越州窑产品代表着唐代青瓷的烧造水平。唐朝的白瓷窑址在今河北省临城县,因古代临城属邢州辖地,故名邢窑。邢窑产品远销海外日本、埃及、印度等地。图中唐朝的白瓷为邢窑烧制的白瓷汤瓶,通体呈白玉般的色泽,使造型更显稳重。

[教师过渡]到此为止,在手工业里,我们接触了①丝织业和②陶瓷业(板书)两个部分。我们说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商业的繁荣。

[板书]3.商业

[教师组织]请同学们一齐来朗诵一下关于唐朝商业描写的一段内容。(课本第13页第1自然段)

[学生朗诵]唐朝的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长安城里人口上百万,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人士,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教师强调]同学们,这一段话里有几点要注意:①唐朝商业繁荣的表现之一是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大都市的出现;②唐朝商业繁荣的第二个表现是长安市、坊布局,市是商业区。这说明了唐朝政府的重视;③唐朝商业繁荣的第三个表现是长安的地位,既是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

下面,我们以长安为例,来具体看一下唐朝商业的发展情况。

[投影显示]

(一)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 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肆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注:①绛帻:红色头巾。

②鸡人:汉代宫中卫士扮作雄鸡状大声报时,叫鸡人。后喻宫中报时之人。

③晓筹:指漏刻上的晓箭,指示时辰。

④尚衣:女官名,掌管皇帝的衣服。

⑤万国衣冠:指各国使臣。

⑥冕旒:指古代帝王的冠冕,这里指皇帝。

⑦裁:拟写。

⑧凤池:凤凰池,中书省。

(二) 春色满皇州

唐•沈亚之

何处春晖好?偏宜在雍州(指长安)。

花明夹城道,柳暗曲江头。

风软游丝重,光融瑞气浮。

斗鸡怜短草,乳燕傍高楼。

绣毂盈香陌,新泉溢御沟。

回看日欲暮,还骑似川流。

(三)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教师讲述]同学们,第一则材料是唐朝诗人王维对贾至早朝诗的和作。首联写朝拜之早,次联写朝拜之盛,三联写朝拜正在进行,末联写朝拜结束,赞美贾至。我们从诗中提炼出来的一句是“万国衣冠拜冕旒”,“万国衣冠”是指各国使臣,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朝国力的强盛和长安的国际地位。

第二则材料是唐朝诗人沈亚之的《春色满皇州》,描写了长安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长安景色的流连忘返。诗中的后一句“还骑似川流”也反映出长安的繁荣。

第三则材料是唐朝长安城平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安城北面正中是宫城,皇帝、太子嫔妃、宫女侍从居住在这里。宫城又名大内,犹如长安城的心脏。宫城的南面是皇城,又称子城,是唐代的行政中心。郭城又叫外城,有坚实厚重的夯土城墙和又宽又深的护城河,从东、西、南三面保卫着皇城和宫城。郭城内共有南北向街道十一条,东西向街道十四条。往来南面三门和贯通东西六门的六条街道,是宽阔的主干大街。除延平门至延兴门的东西大街宽55米以外,其余都在100米以上,尤其作为城内的朱雀大街宽达155米。是今北京长安街的两倍。各街道两侧均设有排水沟,并植有槐树和榆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初一历史教案初一历史教案模板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历史辅导资料 - 初一历史教案
上一篇: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