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①了解毛泽东诗人与领袖的双重身份
②体会诗文中精当的比喻和巧妙的构思
教学重点、难点:作者怎样把毛泽东的双重身份融合一起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www.kmf8.com
一、导入
1、情趣导入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他既是我们敬爱的领袖,又是一位造诣很高的诗人。他在领导人民缔造新中国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例如上学期我们曾经拜读过他的(背诵《沁园春·雪》《咏梅》)当人们在赞颂他伟大功绩的同时,也高度评价了他在诗词创作上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人们是怎样高度评价他的诗词创作的,有趣的是人们的评价也是以诗歌的形式吐露出来的(板书课题、作者)
2、课前热身
这是一首现代诗,选自《诗刊》1990年第6期,原题为“诗人毛泽东”,作者任先青是当代诗人。
解题:毛泽东是具有典型诗人气质的革命领袖。作为诗人,他擅长古体诗词,战争年代在“马背上哼成”了不少传世佳作。作为领袖,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燃起星火 ,后以农村包围城市,用枪杆子夺取政权,开国业绩,永垂史册。在《诗人 领袖》的题目下,这首诗恰到好处地理清了这双重身份之间的关系。
3、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1:下面听老师朗读诗歌,请大家注意里面的节奏、重音及几个词的读音
2:修正节奏、重音后,指导朗诵,讨论译诗。
译诗:你用好像平仄诗韵的枪声写诗歌,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其中最长的一行。(你)常常在马背上运筹帷幄,(你)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眼光,战场上的黄花,如血一样的残阳,(便)成了诗中最美丽的意境。(你)有时候很潇洒地抽烟,抬起头去看那远逝的南飞的大雁,(你的)宽大的脑子里却像大江的流水一样在不停地思考。在下雪天,(你)更善于敞开思路想像。思想飞扬起来,好像那梅花漫天飞舞的北方。相信你是最严肃的一位诗人,弯起手指来算一算,(你的)一首气势宏大的诗歌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构思,(你)不轻易朗诵诗句,(可是)天安门城楼上的那
- 《诗人·领袖》教案2
- › 《诗人·领袖》教案2
- › 《诗人谈诗》教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诗人·领袖》教案2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诗人·领袖》教案2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诗人·领袖》教案2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诗人·领袖》教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