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2、 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3、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4、 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意义? 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
www.kmf8.com
二、 检查预习
1、 作者简介 投
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
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还带头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他的《物候学》、《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论文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竺可桢在一生中,勇攀高峰,不仅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也为我国物候学增添了光彩。他的功绩和孜孜不倦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的。
2、生字词 投10、11
翩然 孕育 簌簌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农谚
纬度 连翘
次第 周而复始 簌簌 风雪载途 草长莺飞 衰草连天 销声匿迹:
三、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5
- ›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5
-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7
-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9
- › 2017中考语文阅读:《大自然的文字》--反馈练习
- ›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建议
- › 四年级语文《大自然的启示》A、B教案
- › 《大自然的文字》导学案
- ›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 › 《大自然的文字》说课设计
- ›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反思
- › 六语文教案《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 › 浙教版四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5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5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5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