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
2、学习本文“举例子、讲道理” 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准确的理解课文中大量的名言警句,了解其中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学习制作卡片。
2.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国物理学家。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字词:根据上下文推断词意并造句: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袖手旁观、一帆风顺
www.kmf8.com
三、思考:
1、本文的标题是论点吗?
2、从全文出发,概括“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3、“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答: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或态度是什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做法对中国一些读书人继续支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1)传统儒家“格物”以“致知”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做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继续支配中国一些学生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B )( E )
A、关于格物致知,《大学》里的阐述自相矛盾。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4
-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后练习及同步语文课程家庭作业
-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
-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4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4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4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4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