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语文辅导资料初三语文教案《杨修之死》教案» 正文

《杨修之死》教案

[10-20 00:49:5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三语文教案   阅读:8403
概要: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2、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了解杨修的有关史实3、引导学生自读本文,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4、分析杨修的死因教学重点:1、分析曹操、杨修的性格特征,明确二人之间的矛盾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独特写法一、课前感悟:多媒体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的片段。播放片段下显示:聪明杨德修,时代继簪缨。笔下走龙蛇,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www.kmf8.com 读诗后思考:这首诗写的人物是谁?讲了什么样的内容?提示:这首诗评价历史人物杨修,认为杨修才能卓著,最终招致杀身之祸,杨修他到底因何而死?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杨修之死》二、谁是最佳情报员(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背景资料,比一比看谁收集的最全面)多媒体显示: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或庐陵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
《杨修之死》教案,标签:初三语文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

2、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了解杨修的有关史实

3、引导学生自读本文,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4、分析杨修的死因

教学重点:

1、 分析曹操、杨修的性格特征,明确二人之间的矛盾

2、 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独特写法

一、课前感悟:多媒体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的片段。播放片段下显示:

聪明杨德修,时代继簪缨。

笔下走龙蛇,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www.kmf8.com

读诗后思考:这首诗写的人物是谁?讲了什么样的内容?

提示:这首诗评价历史人物杨修,认为杨修才能卓著,最终招致杀身之祸,杨修他到底因何而死?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杨修之死》

二、谁是最佳情报员(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背景资料,比一比看谁收集的最全面)

多媒体显示: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或庐陵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弊。他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造流芳百世的小说家。他广泛收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的《三国志》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的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了大胆合理的想象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这部巨著,借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鲜明政治理想——仁政。这个观点形成全书的鲜明的拥刘反曹的倾向,使曹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互相衬托,以强烈谴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思想。


Tag:初三语文教案初三语文教案模板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三语文教案
上一篇:《故乡》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