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语文辅导资料初三语文教案《游山西村》学案» 正文

《游山西村》学案

[10-20 00:49:5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三语文教案   阅读:8555
概要: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2、能力目标:理清思路,品读感悟哲理。3、情感目标:体会诗中描绘的人情美、风物美、哲理美,培养对生命的热爱。?学习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悟诗歌意境。?学习难点体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美。?学法提示1.诵读法。通过朗读,把握其节奏韵律,感受古典诗歌的声韵美。通过反复吟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要求眼到、口到、心到,把自己融入诗歌中去,用自己的声音传达诗人的心声。2.联想法。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内涵丰富,充分张开联想的翅膀,想像作品的画面,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一、[文本研讨室]?预读?基础积累1、请画出朗读节奏,并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www.kmf8.com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莫:否定副词,不,不要。笑:讥笑,讪笑。腊:本指年终祭祀,也用于指夏历十二月,腊
《游山西村》学案,标签:初三语文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2、能力目标:理清思路,品读感悟哲理。

3、情感目标:体会诗中描绘的人情美、风物美、哲理美,培养对生命的热爱。?学习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悟诗歌意境。

?学习难点体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美。

?学法提示

1.诵读法。通过朗读,把握其节奏韵律,感受古典诗歌的声韵美。通过反复吟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要求眼到、口到、心到,把自己融入诗歌中去,用自己的声音传达诗人的心声。

2.联想法。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内涵丰富,充分张开联想的翅膀,想像作品的画面,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

一、[文本研讨室]

?预读?基础积累

1、请画出朗读节奏,并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www.kmf8.com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莫:否定副词,不,不要。笑:讥笑,讪笑。

腊:本指年终祭祀,也用于指夏历十二月,腊月或冬天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称“腊肉”,腊月前后酿造的酒称“腊酒”。

浑:浑浊不清。丰年。丰收的年成。

留客:容留客人吃饭住宿。

足鸡豚:能使鸡猪等荤菜丰足。能愿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

山重水复:水峦重叠,流水往复,连绵不断。重:重(ch6ng)叠;复:往复。疑无路:怀疑没有去路,怀疑走到尽头。

柳暗花明:柳荫暗处,鲜花明丽。

又: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转折,义为“却”、“却又”等。

一村:诗中意思是“有一村”、“看到一个村庄”,

箫鼓:箫与鼓,泛指各种民间乐器。

追随:伴随人的生活。春社:春季社日活动。

衣冠:衣服头饰帽子等,代指衣著打扮。

若:连词,表示假设,义为“如果”、“假若”。

许:许可,容许。

闲乘月:清闲无事趁月色出游,因月色朦胧,迷离惝恍之境极富美感,为古人所喜欢,李白有“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的诗句。

拄杖:持杖漫游。无时:不拘时间,乘兴而发。

夜扣门:夜晚随遇而安,扣门借宿。

2、作家与背景连线

作者: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父陆宰,是很有民族气节的官员和学者,朝廷南渡后,他便回到家乡著书了。陆游自幼就受到爱国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战复仇的壮志。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在前列,因触犯奸臣秦桧而被除名。孝宗时,被赐给进士出身,历任夔州通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等地方官,还参赞王炎、范成大幕符军事,后来做过朝议大夫,礼部郎中。65岁那年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居,死时年八十六。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


Tag:初三语文教案初三语文教案模板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三语文教案
上一篇:《麦琪的礼物》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