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语文辅导资料初三语文试卷九年级语文下册能力训练试题(带参考答案)» 正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能力训练试题(带参考答案)

[10-20 00:49:5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三语文试卷   阅读:8339
概要: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九年级语文下册能力训练试题(带参考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语文下册能力训练试题(带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14分)1. 按课文原文填空。( 6分,每小题1分,错漏一字扣0.5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2)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君问归期未有期, 。(《夜雨寄北》)(4)橘生淮南则为橘, 。(《晏子使楚》)(5) ,家书抵万金。(《春望》)(6) ,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 长征》)3.对下列广告词修辞方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 汽车刹车广告——生命安全的保护神。(运用拟人,强调刹车对保证驾车安全的重要功能。)B. 鸡饲料广告——如果“配力那”还不能使你的鸡下蛋,那必是公鸡。(运用夸张手法展示饲料的催蛋功能。)C. 电视机广告——百闻不如一见。(引用成语,相信消费者看到电视机一定觉得比听说的还好。)D. 保险柜广告——
九年级语文下册能力训练试题(带参考答案),标签:初三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九年级语文下册能力训练试题(带参考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语文下册能力训练试题(带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4分)

1. 按课文原文填空。( 6分,每小题1分,错漏一字扣0.5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2)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君问归期未有期, 。(《夜雨寄北》)

(4)橘生淮南则为橘, 。(《晏子使楚》)

(5) ,家书抵万金。(《春望》)

(6) ,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 长征》)

3.对下列广告词修辞方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 汽车刹车广告——生命安全的保护神。(运用拟人,强调刹车对保证驾车安全的重要功能。)

B. 鸡饲料广告——如果“配力那”还不能使你的鸡下蛋,那必是公鸡。(运用夸张手法展示饲料的催蛋功能。)

C. 电视机广告——百闻不如一见。(引用成语,相信消费者看到电视机一定觉得比听说的还好。)

D. 保险柜广告——卫士牌报警保险柜的最大缺点是:敲锣打鼓迎盗贼,冷若冰霜面主人。(运用反语、对偶、对比,展示保险柜可靠的防盗功能。)

4、换一种表情或动作(如沉默、流泪、哭、笑……),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

例句: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

仿句:

二、课文内容考查( 18 分)

阅读《人琴俱亡》,完成下面四道题。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5、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何以都不闻消息 ( )(2)语时了不悲 ( )

(3)子敬素好琴 ( )(4)因恸绝良久 ( )

6、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语时了不悲。

(2)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7、本文表现的是兄弟情。人们一般在形容兄弟之情深厚时,用人身上的某部位来打比方。你知道这个比方吗?把它写出来。(1分)

8、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这个“不调”说明了什么?(2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旁,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9、写出能表明上文所写事情内容的小标题(1分)

11、父亲“心里很轻松似的”原因是什么?(2分)

12、“我赶紧拭干了泪”,“我赶紧去搀他”两句表现作者的心理活动是什么?(2分)

1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表达父亲怎样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

三、阅读能力考查(28分)

一颗豆粒[日]铃木健二

(1) ①我认识一位视一颗豆粒为自己生存意义的夫人。

(2) 她大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二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悲剧降临她家。丈夫因交通事故身亡。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为此,他的妻子只得卖掉土地和房子来赔偿。

(3) 母亲和两个孩子背井离乡,辗转各地,好不容易得到某一家人的同情,把一个仓库的一角租借给他们母子三人居住。

(4) 只有三张榻榻米大小的空间里,她铺上一张席子,拉进一个没有灯罩的灯泡。一个炭炉,一个吃饭兼孩子学习两用的小木箱,还有几床破被褥和一些旧衣服,这是他们全部家当。

(5) 为了维持生活,妈妈每天早晨6点离开家,先去附近的大楼做清扫工作,中午去学校帮助学生发食品,晚上到饭店洗碟子。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已是深夜十一二点钟了。于是,家务的担子全都落在了大儿子身上。

(6) 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母亲披星戴月,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生活还是那么清苦。他们就这样生活着,半年、8个月、10个月……做母亲的哪能忍心让孩子这样苦熬下去呢?她想到了死,想和两个孩子一起离开人间,到丈夫所在的地方去。

(7) 有一天,母亲泡了一锅豆子,早晨出门时,给大儿子留下一张条子:锅里泡着豆子,把它煮一下,晚上当菜吃,豆子烂了时少放点酱油。

(8) 这天,母亲干了一天活,累得疲惫不堪,实在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她偷偷买了一包安眠药带回家,打算当天晚上和孩子们一块死去。

(9) 她打开房门,见两个儿子已经钻进席子上的破被褥里,并排入睡了。忽然,母亲发现当哥哥的枕边放着一张纸条,便有气无力地拿了起来,上面这样写道:

(10) “妈妈,我照您条子上写的那样,认真地煮了豆子,豆子烂时放进了酱油。不过,晚上盛出来给弟弟当菜吃时,弟弟说太咸了,不能吃。弟弟只吃了点冷水泡饭就睡觉了。

(11) “妈妈,实在对不起。不过,请妈妈相信我,我的确是认真煮豆子的。妈妈,求求您,尝一粒我煮的豆子吧。妈妈,明天早晨不管您起得多早,都要在您临走前叫醒我,再教我一次煮豆子的方法。

(12) “妈妈,今晚上您也一定很累吧,我心里明白,妈妈是在为我们操劳。妈妈,谢谢您。不过请妈妈一定保重身体。我们先睡了。妈妈,晚安!”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试卷初三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三语文试卷
上一篇: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测试题(有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