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会稽:地名。②王大:人名。③簟diàn:竹席。④荐:草垫。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⑥长:旧读zhàng,多余,剩余。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可以一领及我。 以: ②后大闻之 之:
12.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 ,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 的品德。(3分)
参考答案:
11、答案:①把(或“拿”) ②这件事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示例:自己没有多余的东西 俭朴清廉
评分:每空1分,共2分。后一空只答出“俭朴”即可得1 分。意思对即可。
十、2008年无锡市
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ù,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芳容泣而志之 (2)药之可以即愈
(3)且吾有大事未了 (4)闻言色动
9.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告之于帝 B、贤于材人远矣
C、仓鹰击于殿上 D、万钟于我何加焉
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1)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1分)
译文:
(2)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2分)
译文:
11.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
参考答案:
8.(4分) (1)记:记住 (2)给……吃药 ; 吃药;用药治 (3)结束;完;了结 (4)脸色;神色;面色
9.(2分)C
10.(3分) (1)(1分)天下哪里(难道)有没有父亲的人呢(吗)?(得分点:岂) (2)(2分)替我叫来(招呼)里正,(我)到时候(或:当面)把原因告诉他。(得分点:为:“当告以故”句式)(句子翻译基本通顺,看得分点)
11.(2分)有孝心,知道感恩,有毅力,意志坚强,一诺千金。
十一、2008年长春市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5分)
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①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②,迎拜于道。问使君③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
注释:①行部:巡视州郡。 ②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 ③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素结恩德( ) ②后行部至西河( )
15.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郭伋“遂止野亭,候期乃入”的原因是什么?(2分)
16.郭伋在汉代以贤良著称,数百儿童道旁迎之的雅事更被传为美谈。阅读本文,说一说郭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分)
参考答案:
14.①平素(或“一向”,或“平时”) ②到(共1分,每小题0.5分)
15.围绕“郭伋比约定的日期早到了一天,担心自己失信于孩子们,就在路边的野亭里信了一夜,准备第二天和孩子们相见”回答即可。(共2分,围绕“担心自己失信于孩子们回答即可得满分)
16.围绕“郭伋是一个对儿童守信、亲切和蔼的人”回答即可。(共2分,能围绕“讲信用,喜爱儿童”回答亦可得满分)
十二、2008广东汕头市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称: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法:
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老 父 在 太 丘 强 行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 仁恣 其 所 安 久 而 益 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2分)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4分)
参考答案:
1.(1)称赞,赞许 (2)效法
2.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
(错、漏、多1处均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参考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令尊在太丘县认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2009、2010、2011年各市地均未出现《世说新语》的中考真题。
www.kmf8.com初三语文试题
- 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世说新语》
- › 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世说新语》
- › 中考文言文一词多义总结(30个)
- › 中考文言文《和氏》全文详细翻译
- › 中考文言文《离骚》全文详细翻译
- › 中考文言文《张骞传》全文详细翻译
- › 中考文言文《象》全文详细翻译
- › 中考文言文《口技》全文详细翻译
- › 中考文言文《徐大理》全文详细翻译
- › 初中中考文言文知识点:固定句式总结
- ›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
- ›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出师表》
- ›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世说新语》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世说新语》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世说新语》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