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氧化物是指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
[归纳小结]: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页图1—2,熟悉按组成分类的概念关系图。向学生说明这是中学阶段运用最多的一种分类方法。
[问题解决1]:把P3页“问题解决中”的物质按组成进行分类。经过交流和讨论,得出结果。让学生归纳总结。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多媒体呈现正确答案。
混合物----氯化铁溶液;
有机物----葡萄糖;
单质----钠(金属)、氯气(非金属);
氧化物----氧化钙
酸----硫酸 ;
碱---- 氢氧化钠;
盐----碳酸钙。
[问题解决2]:学生完成P4页“问题解决”,为了防止学生把 K2SO3误写成 K2SO4 (因为学生对K2SO4 比较熟悉)。可要求学生同时写SO3与KOH的反应。
学生:思考、书写方程式。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这一特点进行迁移应用。
要求学生先写出CO2与KOH的化学方程式。
在学生完成后进行评讲、校正。
2KOH + CO2 = K2CO3 + H2O
迁移
2KOH + SO2 = K2SO3 + H2O
迁移
2KOH + SO3 = K2SO4 + H2O
根据练习说明分类研究物质的意义。
[课堂小结]:结合板书设计用多媒体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板书设计]:一、物质的分类
物质按组成分类的概念图(略)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虽然是初中已经学过的内容,但学生还是会把分类搞错,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一些物质不是很熟悉,譬如NaOH,由于学生在实验时见到的都是配制好的溶液状态,故而学生很容易把它归为液体一类。
2.酸性氧化物的概念不清楚,一是与非金属氧化物混淆,二是理解为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因为初中没有学习SiO2不溶于水的知识。
3.化学教学中要注意前科学概念的影响。如酒精,生活中多是酒精溶液,所以学生易它归为混合物;冰水混合物,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不能从物质组成分类的本质去理解,把它归于混合物。其它如石墨等,学生也易认为是混合物。
4.作业内容有不合理的地方,如蔗糖,学生没有学过,又没有给化学式,多数学生误认为是混合物。CCl4学生不知道是有机化合物,当然也说明教学中存在着化学与生活脱节的现象。
第三课时 物质的分类转化
[复习检查]:找学生复述按组成分类的概念图。教师以手势引导学生按图的结构来回忆。
[过渡]:对于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我们要分类研究。不同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同的物质之间在相互转化时,有哪些规律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板书]:二、物质的转化
教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反应,我们知道不同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交流讨论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页,交流讨论,完成表1—1。
物质的转化类型 化学方程式
单质 → 化合物 C+O2 H2 + O2 H2O+CO2
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 Na2O+ H2O
酸 → 盐 HCl + NaOH H2SO4 + NaOH
碱 → 盐 NaOH + HNO3
金属氧化物 → 盐 CuO + H2SO4 (稀)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CO2 + KOH SO2 + KOH
学生:完成表1-1,并与其它同学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列举更多方程式,待学生完成交流后,用多媒体呈现表中红字答案部分。
[学法指导]: 对于书写化学方程式来说,通常将物质分为七类: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酸、盐。无机物即单质、氧化物和碱、酸、盐的相互关系如下图。
[交流讨论2]: 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知识,自己完成钙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然后小组讨论.
展示学生自己完成的化学方程式:
1、CaO + H2O 2、 CaO + HCl 3、 CaCO3 + HCl 4、CaCO3
5、Ca + H2O 6、 Ca + O2 7、 Ca + HCl 8、Ca(OH)2 + HCl
9、Ca(OH)2 + Na2CO3 10、CaCl2 + CO2 …….
[归纳整理]:请同学们对照自己写的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的特征,按照化学反应类型进行分类,填充下面的表格。
\ 反应类型 实例
A+B+…==AB 化合 Ca + H2O === Ca(OH)2
AB==A+B+…… 分解 CaCO3 CaO + CO2↑
AB+C==A+CB 置换 Zn +2 HCl === ZnCl2 + H2↑
AB+CD==AD+CB 复分解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举例]: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反应:CuO + CO Cu + CO2 ,这个反应属于上面四类
反应中的哪一类?学生讨论,都不是。教师解释:有些化学反应不属于上述四种反应中的任何一种,如果分类,就要从另外的角度去分类。从反应前后某些元素是否有化合价变化来分类,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整理]:从反应前后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来分析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交流讨论]:部分化合反应、部分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化合价变化),其它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化合价变化)。
[课堂小结]: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课后作业]:教研室“教学质量检测讲义”专题一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一、物质的分类:教材第3页图1---2。
二、物质的转化:
物质的转化类型 化学方程式
单质 → 化合物 C+O2 H2 + O2 H2O+CO2
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 Na2O+ H2O
酸 → 盐 HCl + NaOH H2SO4 + NaOH
碱 → 盐 NaOH + HNO3
金属氧化物 → 盐 CuO + H2SO4 (稀)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CO2 + KOH SO2 + KOH
\ 反应类型 实例
A+B==AB 化合 Ca + H2O === Ca(OH)2
AB==A+B 分解
CaCO3 CaO + CO2↑
AB+C==A+CB 置换 Zn +2 HCl === ZnCl2 + H2↑
AB+CD==AD+CB 复分解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三、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反思]:
1.初中所学的知识很少有规律性、理解不深刻多是识记性,在迁移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写出2AgOH + CaCl2 == AgCl + Ca(OH)2 CaO + H2 == Ca + H2O等反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绪言教案
- › 高一化学练习: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测试题一
- › 高一化学练习: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测试题二
- › 高一化学练习: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测试题三
- › 高一化学练习: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测试题四
- › 高一化学练习:高一化学酸雨及其防治过关测试题一
- › 高一化学练习:高一化学酸雨及其防治过关测试题二
- › 高一化学练习:高一化学酸雨及其防治过关测试题三
- › 高一化学练习:高一化学酸雨及其防治过关测试题四
- › 高一化学练习:高一化学酸雨及其防治过关测试题五
- › 高一化学练习:高一化学酸雨及其防治过关测试题六
- › 高一化学练习:高一化学碳的多样性达标测试题一
- › 高一化学练习:高一化学碳的多样性达标测试题二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绪言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绪言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绪言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绪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