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一学习辅导高一化学辅导资料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绪言教案» 正文

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绪言教案

[10-20 00:48:13]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一化学教案   阅读:8241
概要: (2)5.3gNa2CO3的物质的量是:0.05mol(3)0.25mol CaCO3的质量:m(Na2CO3) = n(Na2CO3) ×M(Na2CO3)=0.25mol×100g/mol=25g(4) 2mol H2O的质量是:36g[概括总结]: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n = m/M[问题解决]3:略,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强调方程式中的反应比可以是物质的量的比。[问题解决]4:在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中,要使1mol NaOH完全反应,求需要H2SO4 的物质的量。解: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1 2x 1mol解得x= 0.5mol答略。课后作业:教研室“课堂导学训练”专题一课时3:重点班全做,普通班T8、9选做教学反思:1. 缺少分析问题和设计思路的习惯,学生拿到问题后,不是先分析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不能设计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的思路,找不到所用知识。习惯于凭感觉解题,稍复杂一点的题目感到无从下手。2.学生对质子
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绪言教案,标签:高一化学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2)5.3gNa2CO3的物质的量是:0.05mol

(3)0.25mol CaCO3的质量:m(Na2CO3) = n(Na2CO3) ×M(Na2CO3) = 0.25mol×100g/mol

= 25g

(4) 2mol H2O的质量是:36g

[概括总结]: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n = m/M

[问题解决]3:略,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强调方程式中的反应比可以是物质的量的比。

[问题解决]4:在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中,要使1mol NaOH完全反应,求需要H2SO4 的物质的量。

解: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1 2

x 1mol

解得x= 0.5mol

答略。

课后作业:教研室“课堂导学训练”专题一课时3:重点班全做,普通班T8、9选做

教学反思:

1. 缺少分析问题和设计思路的习惯,学生拿到问题后,不是先分析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不能设计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的思路,找不到所用知识。习惯于凭感觉解题,稍复杂一点的题目感到无从下手。

2.学生对质子、电子及其二者的关系不清楚,元素的质子数不熟练,解题时需要临时背一遍才能找对。

3. 在问题解决4中,学生明显不能适应用物质的量列比例式,多数学生将其还原到初中的质量比进行计算。应强化这方面的训练。

第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巩固复习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之等概念。巩固两个物质的量与质量、微粒数的关系式。

2. 提高学生运用物质的量及n=N/NA n = m/M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问题表征、思路分析设计的习惯和方法。

教学方法:练习评讲

学法指导:复述 问题表征

教学用具:CAI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检查]:找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有关物质的量的主要内容,检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

学生复述后,激发其它学生补充。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讲、总结,并用多媒体呈现主要知识体系:

N/NA == n = m/M

[示例1]:0.3mol氨气和0.4molCO2的质量_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下同),所含分子数_________________,所含原子数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质量

问题表征:

已知条件:物质的量n    →     目标:质量是否相等

思路分析:根据公式n = m/M先求出NH3和CO2的质量(m),再进行比较。

解题过程:m(NH3) = M(NH3) ×n(NH3) = 17g/mol × 0.3mol = 5.1g

m(CO2) = M(CO2) ×n(CO2) = 44g/mol × 0.4mol = 17.6g

答:二者质量不相等

(2)所含分子数:

问题表征:

已知条件:物质的量n    →     目标:所含分子数是否相等

思路分析:根据公式n = N/NA ,先求出NH3和CO2分子数(N),再进行比较。

解题过程:N(NH3) = NA ×n(NH3) = 0.3mol × 6.02×1023mol-1

N(CO2) = NA ×n(CO2) = 0.4mol × 6.02×1023mol-1

答:二者所含分子数不相等。

(3)所含原子数:

问题表征:

已知条件:所含分子数相等   →   目标:所含原子数是否相等

思路分析:

根据物质的组成先进行大微粒与小微粒的换算,由分子数求出各处的原子数,再进行比较。

解题过程:1个NH3含有4个原子,0.3mol NH3含有的原子数为:0.3mol × 4 = 1.2mol

1个CO2含有3个原子,0.4mol CO2含有的原子数为:0.4mol × 3 = 1.2mol

答:二者所含的原子数相等

[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从(2)的解题中概括中如下公式:n1∶n2 == N1 ∶N2

[练习]1:0.3mol O2和0.2molO3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含的分子数之比是____________ 所含的原子数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表征和思路分析,不要把过多的精力用在计算过程上。

注意解题过程的规范,要运用公式,运算过程中要带单位。

[示例2]:12.4g Na2R中含Na+0.4mol,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表征:

已知:Na2R的质量m,Na+的物质的量n, →

目标:Na2R的摩尔质量(M),R的相对原子质量(Ar)。

思路分析:

根据公式n = m/M要求出M(Na2R),需要求出n(Na2R),n(Na2R)可根据大小微粒之间的转换由Na+求出。

解题过程:1个Na2R中含有2个Na+,含Na+0.4mol,则Na2R的物质的量为0.2mol。

M(Na2R)= m(Na2R)÷ n(Na2R) = 12.4g ÷0.2mol == 62 g/mol

Na2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2-2×23 = 16

答:略

[练习]2:A、B两容器分别贮有NH3和H2,若它们所含氢原子个数相等,则两容器的气体的质量比是   (  )

A 3∶2     B 2∶3     C  17∶3   D 17∶2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表征,特别注意审题中的氢原子数相等,然后分析解题思路,要运用两个公式:n = N/NA 和n = m/M 。

N(H)→ N(分子)→ n(分子) → m (分子)

解题过程和评讲略。

[示例]3:在NaOH溶液中Na+和H2O分子的个数比为1∶20,求此溶液的质量分数。

问题表征:

已知条件:Na+和H2O分子的个数比 →  目标: 溶液的质量分数。

思路分析:

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 = m(NaOH) ÷[m(NaOH) + m(H2O)] → 需要求出m(NaOH)和m(H2O),→ 需要求出n(NaOH)和n(H2O) → 需要求出N(NaOH)和N(H2O)。

解题过程:

N(Na+)∶N(H2O)= N(NaOH)∶N(H2O) = 1∶20

n(NaOH)∶n(H2O) = N(NaOH)∶N(H2O)  = 1∶20

m(NaOH)∶m(H2O) = n(NaOH)  × M(NaOH) ∶ n(H2O) × M(H2O)

= 40g/mol ×1mol ∶20mol ×18g/mol = 4∶36

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 = m(NaOH) ÷[m(NaOH) + m(H2O)]

= 4g ÷ (4+36)g= 0.1 = 10%

答:略

课后作业:《新课标名师大课堂》P6-7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教案模板高中学习网 - 高一学习辅导 - 高一化学辅导资料 - 高一化学教案
上一篇: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聚集状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