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教育范文课改探究设计与学生,哪个更重要—— ——《三顾茅庐》预设与生成的冲突处理» 正文

设计与学生,哪个更重要—— ——《三顾茅庐》预设与生成的冲突处理

[10-20 11:37:28]   来源:http://www.kmf8.com  课改探究   阅读:8692
概要: “刘备会如何吩咐两个弟弟?请以刘备的身份来吩咐一下。”“老师,我认为刘备会吩咐关羽,让他看着点张飞,以免张飞卤莽坏事。”“我觉得刘备会警告张飞。张飞是个急性子,只有严厉警告才能起到效果。”很显然,学生已经领悟了课文中的暗示:“刘备曾大声斥责张飞”,联系上下文推断出刘备站在诸葛亮的草庐之前,应该是警告张飞更有效。学生的回答完全在我的预设之外,或者说,是我在预设时没有能够像这位学生一样,如此仔细地阅读课文,从课文的细节描写中联想人物可能出现的言行。我仅仅只是预设到了刘备会吩咐关羽,因为下文中提到张飞欲火烧草庐,被关羽阻拦。那么,关羽此举很有可能得到了刘备的事先叮嘱。在先前的试教课中,也一直没有出现预设之外的情景,现在,我该何去何从呢?是继续沿用我的预设,以表扬忽略学生的回答,然后等学生找到我预设中的重点句之一“刘备大声斥责张飞”时,再分析刘备的求贤若渴?还是抛弃我的预设,以学生的认识为先,直接将这一预设中的重点句串联到“吩咐”中来?但如果是后者,我课前努力设置的理想的课堂流程,我的精心设计的板书,都可能会宣告夭折,我也无法让听课老师欣赏到我的设计之妙,甚至,我还可能因为
设计与学生,哪个更重要—— ——《三顾茅庐》预设与生成的冲突处理,标签:新课改论文大全,http://www.kmf8.com

  “刘备会如何吩咐两个弟弟?请以刘备的身份来吩咐一下。”
  “老师,我认为刘备会吩咐关羽,让他看着点张飞,以免张飞卤莽坏事。”
  “我觉得刘备会警告张飞。张飞是个急性子,只有严厉警告才能起到效果。”
  很显然,学生已经领悟了课文中的暗示:“刘备曾大声斥责张飞”,联系上下文推断出刘备站在诸葛亮的草庐之前,应该是警告张飞更有效。学生的回答完全在我的预设之外,或者说,是我在预设时没有能够像这位学生一样,如此仔细地阅读课文,从课文的细节描写中联想人物可能出现的言行。我仅仅只是预设到了刘备会吩咐关羽,因为下文中提到张飞欲火烧草庐,被关羽阻拦。那么,关羽此举很有可能得到了刘备的事先叮嘱。在先前的试教课中,也一直没有出现预设之外的情景,现在,我该何去何从呢?是继续沿用我的预设,以表扬忽略学生的回答,然后等学生找到我预设中的重点句之一“刘备大声斥责张飞”时,再分析刘备的求贤若渴?还是抛弃我的预设,以学生的认识为先,直接将这一预设中的重点句串联到“吩咐”中来?但如果是后者,我课前努力设置的理想的课堂流程,我的精心设计的板书,都可能会宣告夭折,我也无法让听课老师欣赏到我的设计之妙,甚至,我还可能因为这一处理遭受听课老师的批评。最重要的是,我真的有把握放弃讲台上的教案,在这样一堂公开课上挑战自己的应变能力吗?如果失败呢?
  几秒钟的微笑之间,我万念陡转:设计与学生,哪个更重要?
  “严厉警告?”我皱起了眉头,故作不解,“刘关张是什么交情?”
  “桃园三结义!”
  “诸葛亮与刘备呢?”
  “不认识。”“只是听说过。”“没有见过面。”
  “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村夫,刘备竟然不惜警告自己的结义兄弟!张飞难道没有任何意见吗?”我一边打抱不平,一边出示了桃园结义时的誓言: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同学们很快就从这一信息中了解到三人的情谊之深: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一番思考后,孩子们举起了手:“张飞不会怨恨大哥,因为结义的前提是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张飞明白刘备这样委屈自己三顾茅庐,是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张飞只是心疼大哥。”
  我含笑而立,尽管我的课堂此时才面临真正的考验,接下来的教学思路和板书,我无法再依赖讲台上的教案了,我得临场发挥才能顺利地进行到下课。但我的心里却满是快乐和自豪。孩子们自己证明了他们是灵动的变化的,你永远都别想用某些既有的程序去约束他们。“吩咐”这一细节的教学也远比任何一堂试教课更精彩,更生动,更具有真实性!

 
Tag:课改探究新课改论文大全教育范文 - 课改探究
上一篇:新课程《历史与社会》实践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