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中考复习中考历史中考历史复习指导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正文

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10-20 00:35:55]   来源:http://www.kmf8.com  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阅读:8792
概要: 日本蓄意挑起侵略中国的战争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也称东学道,系秘密宗教团体)起义。5月31日,起义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朝鲜国王李熙要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正在处心积虑寻找挑起战争时机的日本,也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助剿”。6月9日至11日,清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所部2400多人先后在朝鲜登陆,部署在汉城至公州一线。于是,日本以护送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回任的名义派出陆战队400人入朝,10日公然占领汉城,至16日已有8000余人进驻仁川、汉城一带。这时,东学党起义已趋平息,中朝两国为避免事态扩大,提出中、日都从朝鲜撤兵。但日本却无理提出“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6月底驻朝日军骤增至15000人左右。在朝鲜局势日趋紧张的形势下,以慈禧太后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决策集团竭力避战求和,寄希望于俄、英、德、法、美各国出面“调停”。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发动政变,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以大院君为首的亲日政府。两天后,大院君
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标签:中考历史复习资料,http://www.kmf8.com

日本蓄意挑起侵略中国的战争

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也称东学道,系秘密宗教团体)起义。5月31日,起义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朝鲜国王李熙要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正在处心积虑寻找挑起战争时机的日本,也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助剿”。6月9日至11日,清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所部2400多人先后在朝鲜登陆,部署在汉城至公州一线。于是,日本以护送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回任的名义派出陆战队400人入朝,10日公然占领汉城,至16日已有8000余人进驻仁川、汉城一带。这时,东学党起义已趋平息,中朝两国为避免事态扩大,提出中、日都从朝鲜撤兵。但日本却无理提出“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6月底驻朝日军骤增至15000人左右。在朝鲜局势日趋紧张的形势下,以慈禧太后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决策集团竭力避战求和,寄希望于俄、英、德、法、美各国出面“调停”。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发动政变,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以大院君为首的亲日政府。两天后,大院君“邀请”日军驱逐在牙山的中国驻军,战争已是一触即发了。

大东沟海战

甲午中日战争中一次激烈的海上遭遇战,又称“大东沟海战”。1894年9月16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舰队护送增援部队在鸭绿江口大东沟登陆。17日返航途中,在黄海海面受到日舰袭击,丁汝昌下令迎战。中国海军将士奋勇还击。旗舰定远号在管带刘步蟾指挥下击毁敌舰一艘,又击中日本海军军令部长乘坐的军舰,迫使其逃出战场。在激烈的战斗中,清军广大官兵奋不顾身,英勇杀敌。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率军英勇战斗,与舰同沉。这次战役中日双方互有损伤,北洋舰队主力尚存。黄海海战后,李鸿章为了避战求和,严令北洋舰队退守刘公岛,不准出战,因而坐失战机,招致1895年北洋舰队在威海卫全军覆灭

《马关条约》的危害

《马关条约》的内容,可概括为割领土、赔巨款、开四埠、设工厂四个方面。《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苛刻、对中国危害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不仅使大片领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严重削弱了中国的国防,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②巨额赔款,不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而且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危机。为偿付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大借外债,帝国主义国家则通过附有苛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控制清政府,使清政府更加依附于帝国主义。同时,这笔赔款,也增强了日本的侵略力量。③四个通商口岸的开辟,等于把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和江浙两省,向日本同时也向其他帝国主义开放,便于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④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就直接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这条约规定也反映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要求。而资本输出必然导致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强租“租借地”。所以说《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

甲午战争后,出现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①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德国强租胶州湾,划山东为势力范围;俄国强租旅顺、大连,划东北为势力范围;法国强租广州湾,划广东、广西、云南为势力范围;英国强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今统称‘新界’)、威海卫,划长江流域为势力范围;日本划福建为势力范围。②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美国见其他国家已在中国划定“势力范围”,也插足进来。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照会。内容主要有: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夺得的特权;要求在其他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美国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使帝国主义国家都享有投资权利。从此以后,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扩大起来。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①在中国开设银行,发行纸币、吸收存款、经营汇兑和高利贷,争夺对中国的投资,外国开设的银行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的主要工具。②向清政府发放借款,要清政府以海关收入和其他税收作保。通过这些借款,帝国主义不仅获取了高额利润,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海关和税收,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③争夺在中国的铁路建筑权,通过在中国修筑铁路,控制了中国的内陆交通,他们控制的铁路伸展到哪里,侵略势力就扩展到哪里。④在中国投资设厂,利用中国劳动力和原料从事商品生产,剥削中国人民,赚取高额利润。⑤夺取在中国的矿山开采权。

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门户开放”政策

1898年,美国正在进行与西班牙争夺菲律宾的战争,未能参与对中国海湾港口和“势力范围”的争夺。1899年9月和11月,美国政府先向英、德、俄三国,接着又向法、日、意各国提出所谓在华“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得到的路矿等特权,同时要求列强在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对各国货物,一律由中国政府按照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在征收港口税、铁路运费方面,对别国船只、货物不实行差别待遇。当时,美国的工业正在迅猛发展,工业总产值以及钢铁、电力等许多主要方面的生产已经超过英、德、法各国而居世界首位。“门户开放”政策,是要列强开放在华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使美国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以免因“排它性待遇”而遭到损害。英国对美国的倡议表示有条件地赞同,俄国的答复故意含糊其辞,但不公然反对,其他国家则根据各自的情况作了相应的表示。美国利用其中的外交辞令,于1900年3月宣布它所提出的主张已为各国所接受。这样,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经过几年空前尖锐复杂的大争夺之后,终于在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基础上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侵华的联合阵线。

日本蓄意挑起侵略中国的战争

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也称东学道,系秘密宗教团体)起义。5月31日,起义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朝鲜国王李熙要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正在处心积虑寻找挑起战争时机的日本,也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助剿”。6月9日至11日,清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所部2400多人先后在朝鲜登陆,部署在汉城至公州一线。于是,日本以护送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回任的名义派出陆战队400人入朝,10日公然占领汉城,至16日已有8000余人进驻仁川、汉城一带。这时,东学党起义已趋平息,中朝两国为避免事态扩大,提出中、日都从朝鲜撤兵。但日本却无理提出“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6月底驻朝日军骤增至15000人左右。在朝鲜局势日趋紧张的形势下,以慈禧太后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决策集团竭力避战求和,寄希望于俄、英、德、法、美各国出面“调停”。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发动政变,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以大院君为首的亲日政府。两天后,大院君“邀请”日军驱逐在牙山的中国驻军,战争已是一触即发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中考历史复习指导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中考复习 - 中考历史 - 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上一篇:中考历史考生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