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
宋教仁(1882─1913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字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1904年与黄兴、剂揆一等在长沙组织华兴会,策动起义未成,流亡日本。1905年参加发起同盟会,任《民报》撰述。1911年初回到上海,任《民立报》主笔。旋与谭人凤等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决定以长江流域为中心谋大举。武昌起义后积极促成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起义和筹建临时政府。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法制院总裁,参与南北议和。4月临时政府北迁,任农林总长,不久辞职。8月,联合统一共和党等几个小党派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选为理事,并代理理事长。认为“以前,是旧的破坏时期;现在,是新的建设时期。以前,对于敌人,是拿出铁血的精神,同他们奋斗;现在,对于政党,是拿出政治见解,同他们奋斗。”1913年初在长沙、武汉、上海、南京等地先后发表竞选演说,主张成立责任内阁,制定宪法,反对袁世凯专权,深为袁所忌。3月国会召开前夕,被袁指使赵秉钧派人刺死于上海,年31岁。有《宋教仁集》。
护国运动:
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袁世凯的卖国和复辟帝制活动,激起人民无比的愤怒。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第二年,他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戮此民贼,以拯吾民”。1915年底,在蔡锷、李烈钧的推动下,云南独立。他们组织护国军讨袁,许多省纷纷独立。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接着,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继续反袁。6月,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
护法运动
又称“护法战争”。段祺瑞驱逐张勋、重掌北京政府实权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1917年7月,孙中山到广州揭起护法运动的旗帜。响应护法号召的国会议员先后有150多人到达广州,组织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海陆军大元帅,成立护法军政府,进行讨伐段祺瑞的护法战争。1918年5月,由于参加护法军政府的西南军阀的阻挠破坏,孙中山被排挤,被迫离穗回沪,护法运动失败。
历史主要知识点总结(6)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
《新青年》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月刊。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1916年底迁到北京出版。这个刊物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俄国十月革命后,在陈独秀、李大钊主持下,《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地阵地。1923年6月,《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理论性机关刊物,一直到1926年7月停刊,其间有几次休刊。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里,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且表现了伟大的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民主主义革命:
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封建军阀,国民党反动统治为目的革命。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30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其中“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条件
①阶级条件: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和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先决条件。②思想条件: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备条件。五四运动前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创办刊物,成立团体,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扩大了马史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③干部、组织条件:十月革命以后,中国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从干部上,组织上为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举行。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李达等13人参加。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二大)
会议的召开: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二大”。中心任务是制定的党的革命纲领。
主要内容:“二大”制定的党的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 › 菏泽市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 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
- › 内江市中考历史试题
- › 福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带答案)
- ›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计划全集
- › 九年级中考历史总复习计划
- › 关于中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技巧:审清题目抓住关键词
- › 精选敲破中考历史七大类型选择题
- › 关于中考历史探究题答题技巧及例题解析
- › 最新2016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方法与注意事项
- ›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构建中考历史知识结构体系的四个方法
- › 2016中考历史答题技巧精选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