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词句的深层含意。
(3)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
(2)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体会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证方法。
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
www.kmf8.com
教学难点
1.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
2.学习鲁迅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息,自豪感。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巧设问题,对话讨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民族英雄,杂文是最能体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鲁迅的一篇精彩杂文。请大家翻开课文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
二、写作背景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国民党反动政府于1934年派亲日分子黄郛乞求和平,遭到日本公使有吉明的拒绝。日军依其既定的侵略目标深入华北。
当时,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特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三年之后的一星期,发表本文,指出: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9?18”以后,东北沦陷,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1934年4月,国民党的反动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头子段祺瑞等,又发起请第九世班禅喇嘛于4月28日至5月18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求佛菩萨来保佑”,说什么“今则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加被,未由消此浩劫”。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资产阶级走狗文人,也一口一声狂吠“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究竟是什么样的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呢?同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予以有力的驳斥。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6
-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4
-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案
-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课稿
-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6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6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6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6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