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考回答)
总结:东南沿海多港口,便于海上运输,纬度高,气候宜人。
过渡:看完工业,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农业。
读图:看图“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
提问:1巴西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
2集中分布在哪一带?
3结合图“巴西的地形”,说明这里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海运交通、城市消费等方面分析。)
学生:咖啡、甘蔗、橡胶、可可、玉米、棉花、大豆等,分布于东南沿海。这里地形平坦,海拔较高,气候宜人,沿海多港口,海运便利,这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便于就地消费。
板书:d.农业——咖啡、甘蔗、柑橘
总之,巴西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建设,成为了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课堂小结(略)
过渡:下面我们来看几幅图片,展示亚马孙热带雨林风光照片,激发学生兴趣。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现在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并出现危机。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第三个内容,热带雨林的危机。
板书:三、热带雨林的危机
展示材料:热带雨林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有巴西木、红木、乌木等珍贵木材,而且有许多独特动物,如树獭、大食蚁兽巨嘴鸟等,是人类的珍贵生物资源宝库。
讨论:那么大家想想热带雨林都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老师进行简单指引)
学生回答:略
看图:其实课本上就有,P85页图9.25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看看图中的和大家想的有什么不一样。
板书:1热带雨林的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
承转:热带雨林有如此重要的环境效益,但是,巴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
板书:2热带雨林的开发利用
教师:学生分析教材关于巴西热带雨林开发的段落,说明开发热带雨林的目的是什么?开发者又是什么人 ?
总结: 伐木者 目的
受雇于外国公司的伐木者 兴建公路
矿山和农牧场主人 发展采矿业、开辟农牧场
垦荒的贫苦农民 开荒种地
读图:阅读教材图“热带雨林地区原始的迁移农业”,分析理解迁移农业的形成过程及这种原始种植方式的危害。
总结: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生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全球气候恶化。
讲述:巴西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一些关于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问题的报告。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构成危害的发展。然而,热带雨林的保护与开发,仍有很多问题不好解决。
活动:读课本P96图9.27,根据三位中学生的对话,谈谈大家都热带雨林开发后保护的看法。
讨论: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找三位同学发言。
总结:保证砍伐与更新相结合,使雨林面积不再减少;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积累资金技术,逐步开发东部高原
学生辩论:教材提供的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活动”。
承转:最后我们了解一下巴西几个重要城市
1 巴西利亚:首都,1956年巴西为加强内地的开发和管理,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将首都迁至此。城市形如巨型飞机。
(让学生看图9.31)
2里约热内卢:巴西第二大城和巴西最大海港。位于巴西国土的东南部,南临大西洋,2016年奥运会举办地,2018年足球世界杯举办地。
3圣保罗:南美洲最大的城市,位于圣保罗州东南部,人口1400万。
4贝洛奥里藏特:巴西第三大城市。贝洛市农牧业发达,并盛产金、宝石、金刚石等,工业产值仅次于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
小结:略
作业:地理填充图册第九章第三节巴西,地理绘图P90巴西地形.
【教学反思】:导课用巴西特有的景观,层层推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授课时一改往日先讲国家的自然环境,再讲经济的八股式方法。先通过巴西的发展历史进入新课,再讲述自然环境,最后讲工农业和主要城市。本课“教学相长”有充分体现,学生敢想敢问,思路开阔,教师通过点拨与补充,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和深入的交流。但尽管如此,我仍觉得在知识点的衔接方面不尽如人意,尚需改进。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巴西
一、发展历史: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1具有浓厚殖民色彩的历史 a铁矿——伊塔比拉露天铁矿
2种族复杂,有大量混血种人 b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二、自然环境 c.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
1位置: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d.农业——咖啡、甘蔗、柑橘
2地形: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四、热带雨林的危机
平原:亚马孙平原 1热带雨林的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高原:巴西高原 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
河流:亚马孙河 2热带雨林的开发利用
更多内容请点击:
初中> 初一 > 初一地理教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