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历史辅导资料初一历史教案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 正文

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

[10-20 00:28:53]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历史教案   阅读:8576
概要: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 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 ,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活动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培养初步的学科渗透能力,即史地结合、文史结合等;培养学生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激发对祖国和自然的热爱。〖设计思路〗一、活动准备:为了培养学生查阅、收集、甄别历史资料的能力,我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上网等途径,搜集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普及性历史读物、图片、实物、音乐、诗歌等材料。之后,老师指导学生从所查找的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剔除多余内容。在历史学习中,编演历史剧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形式,而且本课的部分内容适合用这种方式来处理,所以我安排一些同学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剧《丝路商队》和《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文字、语言表达、表演等多方
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标签:初一历史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 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 ,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

〖活动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培养初步的学科渗透能力,即史地结合、文史结合等;培养学生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激发对祖国和自然的热爱。

〖设计思路〗

一、活动准备:

为了培养学生查阅、收集、甄别历史资料的能力,我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上网等途径,搜集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普及性历史读物、图片、实物、音乐、诗歌等材料。之后,老师指导学生从所查找的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剔除多余内容。

在历史学习中,编演历史剧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形式,而且本课的部分内容适合用这种方式来处理,所以我安排一些同学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剧《丝路商队》和《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文字、语言表达、表演等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任务是纠正剧本当中出现的史实性错误,其他基本不做改动,以保护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课堂教学:

1.本课是学习与探究课,所以我觉得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机会,而教师应略向后退。所以我挑选了一名同学作为主持人,负责整节课的串连。

2.为了增加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台上与台下的生生之间的交流,我在学生朗诵丝绸之路的诗歌时,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台下的同学回答,其中包括一些其它学科的知识(如地理等)。这样,既调动了全班同学,也培养了初步的文史、史地等学科渗透能力。

3.为了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我把全班分为六个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各组之间展开竞赛。另外,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还创设了如下的一个情境。将六个组假设为六个旅行社,让他们依据自己在课下查阅的资料,分别在最新版的中国地图上设计自己的游览路线,并选择本组认为最好的景点,最后推举一名代表以小导游的身份发言。比一比,看看在当今的旅游热潮中,哪家旅行社能赢得最多的游客。

4.为了培养学生识别古今地图,我特意准备了一张《张骞出使西域》的古地图和最新版的中国地图。另外,要求学生在最新版中国地图上画丝绸之路的游览路线时,注意古今地名的对比。

5.为了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使得更多的同学愿参与到以后类似的活动中来,我在学生的表演和发言结束后,对所有参与的同学予以点名表扬,特别是一些幕后英雄,如课件的制作者、剧本的编写者等。同时也要对课上踊跃回答问题的同学提出表扬。

6.为了将本节课的内容做一总结并升华,我设计了三道思考题供学生讨论。

ⅰ.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哪些可贵的精神呢?

ⅱ.从楼兰古国的消亡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

ⅲ.现在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开发丝绸之路呢?

通过第一题,可使学生感受到古人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通过第二题可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第三题,让学生思考丝绸之路是否还能重现昔日的辉煌,在现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面前,应当如何开发丝绸之路,从而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过程〗

师:2001年12月11日,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那就是中国在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后,终于正式加入WTO,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这也标志着中国的对外贸易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提起我国的对外贸易,可以说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王朝,在我国西北的沙漠戈壁中就曾经延伸着一条沟通当时东西方的重要商路——丝绸之路。可能很多同学都是只闻其名,而对其详细情况并不是特别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探寻她辉煌的过去,并展望她美好的未来。

主持人: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首先给各位同学提一个问题,大家知道最早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谁吗?

生齐答:张骞。

主持人:对,他奉汉武帝之命,两次出使西域。

(展示图片《张骞拜别汉武帝》)

主持人: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打通了由长安通往西域的道路,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不,一支商队在出发前,还不忘来看望他这位老功臣。

第一幕

(商队一行三人前往张骞家中探望)

齐:拜见张大人。

张骞:快快请起,请问三位到寒舍有何贵干?

大哥:我们是生意人,想到西域做生意,但我们对那边的情况一无所知。听说您曾经两次出使西域,所以特地来拜访您,希望你为我们介绍一下。

张骞:好吧,请跟我来看这幅地图(指《张骞出使西域图》)。你们先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出了阳关和玉门关后,可以到达楼兰,这是一个重镇。从楼兰继续西行,经过疏勒、龟兹,翻越葱岭后可以到达大宛,当地的汗血马是很有名的。从大宛向西,还可以到达大月氏、安息等地。

大哥:谢谢您的介绍。请问去西域可以骑马吗?

张骞:最好骑骆驼。沙漠干旱,骆驼适应那儿的气候,可以长时间不喝水,所以它们将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好伙伴。

大哥:那西域人喜欢咱们大汉的什么货物呢?

张骞:丝绸,那里的人们对咱们精美的丝绸最感兴趣。

大哥:谢谢您的介绍。我们明天将起程,就此告辞。

张骞:恕不远送。

主持人:在和张骞告别后,商队携带着大量的丝绸等货物登程了。

第二幕

(商队出了玉门关,来到大戈壁上……)

二哥:大哥,你看前面是不是一个城镇。

大哥:从地图看应该是楼兰,走,去看看。(这时一位姑娘走过来)

姑娘:请问三位是从那里来?

三弟:我们从大汉来这里,一路很炎热,请问姑娘有水吗?

姑娘:有啊!请进我家来。

三弟:谢谢你姑娘,你们楼兰有什么好玩、好看的地方吗?

姑娘:在楼兰当然有好玩的地方啦!自从这条商路开通以后,来往的商队真是越来越多了!琵琶是我们这儿最著名的一种乐器,它是一种小型乐器,弹起来会发出动听的声音!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一历史教案初一历史教案模板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历史辅导资料 - 初一历史教案
上一篇:第18课 昌盛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