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句;
2、领会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3.品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陋室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有句俗话叫做“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草屋。”自己的草屋尽管再破也是最好的。唐朝诗人刘禹锡也自称他的屋子是陋室,那我们今天就来参观一下——
www.kmf8.com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1.抽学生简介作者及背景。
2.教师补充。
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
3.背景资料:
三、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1.辨音识字、理解字意:
在(在乎) 名(著名) 灵(灵气,神气)
斯(这) 惟(只) 德(品德)
馨(xīn)(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鸿(大) 儒(rú)(有学问的人)
白丁(原意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调(调弄)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劳(使……劳累)
行(形体,身体) 云(说) 何(什么)
2.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
3.教师播放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或找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其他同学听读课文,感知文意。
4.学生根据朗读提示自由放声朗读课文,力求读出韵味。
四、师生共同研读课文,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14
- ›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14
- › 《短文两篇》同步语文课程家庭作业
- › 《短文两篇·不求甚解·谈读书》课堂实录
- ›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4
- ›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6
- ›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学案
- › 《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导学案
- › 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 ›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 ›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2
- ›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1
- ›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14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14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14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