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语文辅导资料初三语文试卷初三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试题» 正文

初三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试题

[10-20 00:49:5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三语文试卷   阅读:8920
概要: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 www.kmf8.com 31.【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舍鱼而取熊掌这个比喻来阐述舍生取义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 ,其次论证了天下不如生命珍贵 ,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中心论点。(4分)32.【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十五.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师
初三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试题,标签:初三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

www.kmf8.com

31.【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舍鱼而取熊掌这个比喻来阐述舍生取义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 ,其次论证了天下不如生命珍贵 ,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中心论点。(4分)

32.【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

“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

十五.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指出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B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以伤先帝之明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9.指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C

A.今安在(哪里) B.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C.躬耕于南阳(身体弯曲) D.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10.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

11.诵读下面句子,请分别用“/”把句中一处主要停顿标示出来。

①直挂云帆济沧海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13.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行路难》和《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各写一个即可)。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乘风破浪三顾茅庐、鞠躬尽瘁

十六.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

录 毕 走 送 了 不 敢 销 逾 约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余幼时即嗜学 嗜:爱好 (2)弗之怠 弗:不

(3)宋濂尝与客饮 尝:曾经 (4)间问群臣臧否 臧:善,好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2)诚然,卿不朕欺。真是(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12.【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

.读书方面围绕“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做人方面围绕“正直”“坦诚待人”“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友”“背后不说人坏话”等要点回答即可。

十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③。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 (2)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辅佐)

(3)仆闻之 (听说) (4)官大者,主恶之(讨厌,厌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D )(3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B.舜发于畎亩之中 此之谓也

C.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孙叔敖曰:不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试卷初三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三语文试卷
上一篇:初三语文练习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