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疼痛怎么办
小新是个小学1年级的学生,以前很活泼好动,也很顽皮,就连走路都蹦着走。特别喜欢运动,放假没事时就喜欢和院子里的小朋友们踢足球。有一天,小新为了追足球,跑得有点太快了,失去了重心,狠狠地摔了个大马趴,膝盖摔破了,手掌也渗出了血迹。看着腿上流淌着的鲜血,再看看红肿的手掌,再加上疼痛,小新哇哇的哭了起来,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使劲的喊着妈妈。妈妈听到了儿子的喊声,赶紧跑过来,再看看儿子的样子,妈妈心疼的了不得,嘴里不停的说:“儿子,疼吧?好可怜的儿子!一定很疼,妈妈都想替你疼了。以后千万不能乱跑了,不然还会这样摔倒的。”妈妈的话让小新更觉得自己很疼、很疼,更害怕看自己现在的样子。自从这件事情后,小新走路总是小心翼翼,再也不敢跑了,更别说是玩足球了。他变得就象一只默默无闻的小猫了。
对于孩子来说,摔跤是正常的,现在的孩子更需要多些摸爬滚打,可是现实的环境却是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是家庭生活的重心,得到的是大人们的倍加呵护,所以这样抗挫折的能力很差。一旦碰到一些伤害,就可能会害怕,家长们的过于溺爱加重了孩子的害怕程度,小新的妈妈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如果她不来,也许小新哭一会就好了,再加上小伙伴的劝慰,可能会很快就恢复的,但是妈妈的出现,妈妈的态度,鼓励了孩子感受肉体痛苦的程度,以为此时自己才是最痛苦的人,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再加上妈妈的忠告,以后不能乱跑,再跑还会象现在这样,这也是一种吓唬,您想想,那么小的孩子,他能不感觉害怕吗?
方法1:找到导致疼痛的原因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见成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怕承担痛苦而胆小,要区别对待。比如对待小新跌跤,是缺乏跑动练习,动作不协调造成的。家长就可以多带他做一些跑的运动,加强他的协调性。可以先带着他一起跑,如果他不能克服害怕情绪,还是逃避的话,要注意选择时机。比如夏天他想吃冰淇淋,好了,家长就可以提小条件了,要求孩子和自己比赛,或要求跑步去买,不同意就没有冰淇淋吃,这样的办法对小学低年级一下的孩子还是很奏效的。
不过这里提醒您;只要孩子答应了要求就是好的开端了,下一步就是注意动作幅度,尽量放慢速度,让孩子先体验,然后再加快一点点,看孩子能否跟得上,跟得上就再加快点,实在跟不上就稍微慢一点,但也不能去跟孩子的速度,否则比赛就可能失去既定的意义了,这样的度还是根据当时的感觉适当调整。以后可以慢慢把这样的活动延伸到其他的游戏或娱乐中,如晚饭后带孩子出去散步时,就可依用这样的方法对孩子进行锻炼。
方法2:让孩子懂得承担疼痛
与其害怕疼痛,不如正确面对。其实承担疼痛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磨练,是对其心理承受能力的锻炼。对于前面例子里的小新,事后妈妈可以这样对他说:“很多孩子都摔过跤,妈妈也一样的,腿上的伤疤就是小时候摔的。”现身说法,让孩子感觉到原来妈妈也经历过的,那我还怕什么呢?家长要做的就是不要太心疼孩子,怕孩子受伤,因噎废食,阻止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孩子总要长大离开家,不可能永远在父母的庇护之下,如果从小锻炼,在他长大独立生活,面对疼痛时就会自己想办法的。所以家长要要主动帮孩子找根源,客观面对,想办法解决。小新的妈妈就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不就流点血嘛,没关系的哦,你不是最喜欢解放军叔叔吗?解放军叔叔在战场上流的血可比你多多了,他们能在战场上找妈妈帮忙吗?肯定是不行的,有的甚至连伤口都没有包扎好就继续战斗呢。所以你应该学习解放军叔叔,这样你也会向他们一样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