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好教材,抓住教材中的听说训练,挖掘课文中的隐性资源,把握住课内外的流动资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落实对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有效训练。
【关键词】言语能力 听说训练 隐性资源 流动资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经常性地跟别人交流,而交流最主要的手段是口语,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交流的效果。而当代语言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是发展儿童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段。因此,教师如何有计划地由浅入深地训练,对学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准确、健康、优美的语言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利用好教材,落实对学生进行言语能力培养的有效训练。
一、 抓住教材中的听说训练内容,落实训练任务
教材中的专题训练即每隔一单元所出现的听说训练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如果能将这些目标得以落实,必将有效的提高学生听话说话的能力,也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交往,这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善于利用教材。
1.自由介绍,畅所“欲”言
在课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知道本次听说训练的要求,根据听说提示了解可以介绍哪些内容;课堂上让学生先听清录音内容,人家是怎么介绍的,再为学生营造介绍的氛围,畅所“欲”言。如:在进行《介绍一本书》这次训练前,我有目的地让学生去看一本课外书,在课堂上分别让学生拿出自己喜爱读的课外书,先在四人小组内逐一介绍,然后选出代表手拿课外书上台介绍,强调要说得清楚完整,能吸引其余同学都喜欢去看一看。最后上台介绍的同学讲的头头是道,好些学生都表示要去借阅他的书。教材中《我的家》、《——关心我》都可以融入这一训练中。
2.口述见闻,再现“预”言
在我们身边总会发生很多事,科技又那么发达,遥远地方所发生的事,我们当天就能知道,这就要求学生对身边的新闻多多留意。教学《新鲜事》、《听广播,说新闻》这些听说训练时,我就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情或从电视、广播、报刊和广告所吸收的信息中选择一二件,抓住中心,按一定顺序简单地讲给大家听,这就将先前所发生的事通过我们学生的口在我们的课堂上再现出来。我们可以为学生准备录音机、话筒,像播音员广播新闻一样,面对同学将见闻讲具体,应该说这样的情境创设,更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使他们兴趣盎然。
3.争辩问题,口出“狂”言
应该说,现在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以及接触的范围越来越广,他们对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往往有了自己的看法,也常常会为同一话题的不同看法而争得面红耳赤。这时候,学生的语言会愈加丰富,我们可以看到精彩的场面。教材中《说说自己的看法》、《电影票应该这样发》、《家庭风波》这些内容,针对学生都有不同的看法,为更好地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口出“狂”言,我们可以创设辩论会的情境,如看法相同的就为一方,和另一方看法相同的同学分别说出自己的理由(不考虑结果);多种意见时,场面气氛就更浓,争辩也就更激烈了。
4.细谈体会,肺腑之言
学生的情感也是非常丰富的,但有时不会流露出来,怎样让他们能说说自己内心的想法呢?在课堂上就应为学生创造机会。《周菲的启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次训练相对争辩问题就变得简单些了,根据内容只要让学生谈谈这个事件对自己的教育意义,并不一定要得到大家的认同,可以同桌对说,再在全班同学中发言。这次训练学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周菲小小年纪居然成为一个银行家真是了不起;有的说,这件事在我听来好像太遥远了,不过我还是非常佩服周菲的;有的说,我不如周菲,我没有她那么能干,但我一定要好好学她……可见在发言中,学生也都表露了自己的心迹。
5.向人祝贺,互说赠言
向别人表示祝贺的话虽然简短,但是却是发自内心的,往往在面对面时不易表达,组织好语句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毕业赠言》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说说祝贺的原因,再说向谁祝贺,祝贺什么。在了解了本次训练的要求后,我就让班级同学面对自己的好友说说自己祝贺他的话,设计了两人面对面的谈话。结果,朋友之间一点都不感到拘束,都向对方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今后学习、生活上的美好祝愿。当然,联系这一内容我们可以扩大范围,到了某一个节日时,我们又可以怎样向别人表示节日的祝贺,比如春节,可以让学生面对不同的人说说祝贺的话(祝同辈在新年里学习进步,越来越聪明;祝爸爸妈妈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万事顺心;祝爷爷奶奶在新年里身体健康等),以训练学生临场的应变能力。
6.表演情境,踊跃发言
我们的学生有很强的表演欲望,在教学《看望长辈
二、挖掘教材中的隐性资源,渗透训练的意识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尤其如此。所以语文教师课堂上更要有训练的意识,给以说话能力方面的引导,进行语言的矫正,以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我们的语文课文中,隐藏着丰富的说话题材,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隐性的话题,渗透对学生言语能力训练的意识。
1.角色扮演,灵动发挥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好范例,是学生学习说话的凭借。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课文中的对话,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人物,经历不同的说话内容。先让学生根据课文角色内容有表情有动作、有眼神地对读;然后,由各小组推选部分同学向全班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表演。如《小珊迪》这一课,从小珊迪的语言中可以体会到他一定要“我”买他火柴的急切心情和恳求的态度;而“我们”的语言就显得非常随便,是随口而出的。正因为小珊迪说话的语气富有感染力,所以“我们”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因此,读好对话有助于理解。通过此类练习,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情景、不同的话题、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言语的能力。而不同的角色又是通过扮演者的语音、语调、语气、动作、表情等来实现的。所以,原滋原味的文中人物语言是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好素材。
-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言语能力培养的有效训练
- ›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言语能力培养的有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言语能力培养的有效训练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言语能力培养的有效训练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言语能力培养的有效训练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言语能力培养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