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交流0的认识
1分钟
介绍负数的历史
1.5分钟
交流生活中的负数
1分钟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
负数 4分钟
独立思考练习
题目 4分钟
练习题的交流
5分钟
课堂小结 1分钟
教师讲授合计:
14分钟
师生交流合计:
15分钟
学生合作合计:
5分钟
学生独立思考
合计:6分钟
纵观本节课,教师讲授时间为14分钟,占课时总量的35%,有些偏多;师生交流时间为15分钟,占课时总量的37.5%,基本可以;学生合作时间只有5分钟,占课时总量的12.5%,严重偏少;学生独立思考时间也仅为6分钟,占课时总量的15%,相对较少。因此,从该节课每种活动地时间上来看,黄老师的教学形式讲的比例偏大,在修改教案时应给予重点关注。希望团队成员从中获得启示: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尽量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多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增加合作交流的机会,努力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也让学生确实感到数学好玩。
二、会议进行第二项:欢迎黄学廷老师也谈谈自己的上课感受:
黄学廷:
通过观看自己上课的实录,我从课堂中找到一些收获与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生带给我的几点惊喜
1、让学生在记录单上记录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一下子就想到用+1500、-200;+2.5、-1.8来表示。他们想的和数学家们的表示方法一样,让我很是激动。随后我就很自然流畅地引出认识正、负数这一教学环节。
2、学生自己做了学习的主人,课堂中出现了一个同学与全班其他同学辩论的情景,而这位同学的回答征服了在场的其他同学,可以可得出来这位同学是多么的善于思考,多么善于独立思考,他向其他同学做出了表率,我们应该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3、整堂课学生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课堂上呈现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局面。正是有了学生们积极地思考与回答问题,才使得整堂课很流畅的进行下去。
(二)自己教学中的几点不足
1、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不流畅,语言不通畅。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语有待进一步的修改,自己的教学语言不够丰富生动。由于过渡语的衔接不流畅,导致教学环节的过度很是生硬与牵强。
2、自己课堂中的教学应变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当遇到学生回答不上来时我这时应该如何去做,才能使得自己的教学进行下去,当学生提出一个教学设计中之外的问题但是对于这堂课的教学帮助很大的问题这时候我又该如何去做确实值得我认真的反思。
3、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们的小组交流与讨论少了一些,是否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这还需要自己在随后的教学设计中加以修改。
三、总结:
老师们,刚才老师们踊跃发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谈了从自己的观课维度谈了观课的意见和收获,又谈了自己的反思,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探讨,共同收获。会后,希望老师们根据自己的观课维度,把发现问题的改进方法,对黄老师的教案进行认认真真的修改,并根据这次磨课写出自己的感受,让大家分享。
以上就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负数》课后评课会记录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更多文章进入:
www.kmf8.com小学频道 六年级数学教案
-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负数》课后评课会记录
- › 八年级政治上册基础知识人教新课标版
- › 2016年人教新课标六上语文月考试卷
- › 2016六年级下册语文测试卷及答案(人教新课标)
- › 2016年人教新课标五上语文月考试卷
- › 五年级下册二单元语文能力测试题(人教新课标)
- ›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比的应用》课后习题
- ›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分数乘除法》课后习题
- ›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负数》课后评课会记录
- ›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负数》教学实录
- ›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
- ›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1)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负数》课后评课会记录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负数》课后评课会记录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负数》课后评课会记录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负数》课后评课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