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李白曾豪迈的放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表现了陈涉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4、读《马说》回答问题。
A、《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①伯乐不常有。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D、食马者浅薄愚妄表现在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E、《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根本原因是:伯乐不常有。
F、在《马说》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G、策马者是怎样的不认识千里马?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H、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是哪一句?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I、《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J、《马说》中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K、《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L、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
M、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5、 读《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回答问题。
A、《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今之燕赵与古之燕赵有什么区别?
答:今之燕赵,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古之燕赵: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B、作者写此序的意图是什么?
答: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第一段以古代河北看,董生北去定合得来: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董生自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 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第二段说风俗教化古今不一定相同,董生北去合不合得来不一定: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况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 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 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第三段要董生去吊望诸君之墓,劝"屠狗者"出来做官,道出本文真意--挽留之意: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 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C、《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作者写序所送的董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董生自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 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
8、《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A、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的千古名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9、《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A、本诗中表明韩愈被贬的态度和主张的诗句是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10、《别云间》夏完淳
A、回忆艰苦的战斗生活的句子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B、展示自己的悲痛心情的诗句是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C、依恋故乡的诗句是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D、表达作者的死后依然抗清的决心的句子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1、《水调歌头》苏轼
A、写出欢饮时想象的词句是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B、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C、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万事万物没有完美)的哲理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2、《醉花阴》李清照
A、抒发了离别的极度悲苦的感情的诗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A、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D、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E、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4、《雁门太守行》李贺
A、大敌压境的句子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B、表达为国而死的句子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5、《无题》李商隐
A、这首诗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B、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诗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6、《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A、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B、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7、《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A、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B、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主旨句)
第五册
1、《始得西山宴游记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复习归纳及训练
- › 遂宁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
- › 广州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
- › 南京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
- › 江西省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
- › 达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
- › 中考语文模拟检测试题
- › 2016年中考语文样题及答案
- ›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 › 2016届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试题(含答案)
- › 2016年中考语文综合实践及口语交际复习检测试题
- › 2016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检测试题
- › 2016年中考语文修改病句专项练习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语文知识点总复习归纳及训练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语文知识点总复习归纳及训练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语文知识点总复习归纳及训练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语文知识点总复习归纳及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