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B.N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C.参加反应的RO2质量为4.4g D.2.4g M与5g RO2反应生成7.4g N
例3.右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1)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 微粒(选填序号)。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
之比为 。
(4)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例4.用一定质量的氢气和氧气充分反应,其实验数据如下,请你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次实验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为什么? 。
(2)第一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22 g水? 。
(3)第二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19 g水? 。
(4)第三次实验中x是 ,反应后剩余氧气的质量是 。
例5.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下图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均为教材图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
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结论是:质量不守恒。
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 (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为什么?
。
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
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
(3)如果A装置中只是将药品改为少量的锌和稀硫酸,反应前后天平仍不平衡,原因是 。结论是:参加反应的锌和硫酸的质量总和一定 生成的硫酸锌和氢气的质量总和。
第六单元课标要求
①了解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的差异及原因,了解一些碳单质的用途。
②掌握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了解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
③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④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
⑤知道一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掌握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步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指导
- › 2016年株洲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 › 2016年肇庆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 2016年盐城市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
- › 2016年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 › 铜仁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和解释)
- › 泉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 › 2016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带答案)
- › 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 › 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和解释)
- › 滨州市中考化学试题答案和解释
- › 2016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
- › 2016年黄冈市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指导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指导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指导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