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中考复习中考历史中考历史复习指导初三历史中考全套复习资料» 正文

初三历史中考全套复习资料

[10-20 00:35:55]   来源:http://www.kmf8.com  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阅读:8777
概要: C.山东解放区 D.大别山根据地11.三大战役的主要作用是 ( )A.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C.和平解放了北平 D.为渡江作战创造了条件12.魏源和严复最大的共同点是 ( )A.主张维新变法 B.主张洋务运动C.主张向西方学习 D.都具有资产阶级思想13.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太学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北京大学14.《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国歌,他的曲作者是 ( )A.冼星海 B.田汉 C.徐悲鸿 D.聂耳15.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废除于 ( )A.清朝初年 B.清朝末年 C.辛亥革命以后 D.新中国成立后【中考备战】1、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废除二十一条”
初三历史中考全套复习资料,标签:中考历史复习资料,http://www.kmf8.com

C.山东解放区                       D.大别山根据地

11.三大战役的主要作用是   (    )

A.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和平解放了北平             D.为渡江作战创造了条件

12.魏源和严复最大的共同点是   (    )

A.主张维新变法                  B.主张洋务运动

C.主张向西方学习               D.都具有资产阶级思想

13.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

A.太学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北京大学

14.《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国歌,他的曲作者是   (    )

A.冼星海     B.田汉            C.徐悲鸿         D.聂耳

15.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废除于    (    )

A.清朝初年   B.清朝末年   C.辛亥革命以后   D.新中国成立后

中考备战

1、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   (    )

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中国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3、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段祺瑞解散国会                        D.北洋军阀政府镇压爱国学生

4、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不包括   (    )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C.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纲领  D.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5、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是(    )

A.武汉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6、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   (    )

A.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                  B.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C.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                  D.曹锟、阎锡山、冯玉祥

7、“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赞颂的是   (    )

A.上海工人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8、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主要是指   (    )

A.国民党不再围剿红军                       B.保存了革命的基本力量

C.革命成功了                                          D.国民党已无力围剿红军了

9、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遵义会议    D.长征胜利结束

10、百团大战的指挥官是   (    )

A.李宗仁       B.彭德怀       C.周恩来        D.朱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Tag:中考历史复习指导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中考复习 - 中考历史 - 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上一篇: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到第五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