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中考复习中考历史中考历史复习指导初三历史中考全套复习资料» 正文

初三历史中考全套复习资料

[10-20 00:35:55]   来源:http://www.kmf8.com  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阅读:8777
概要: 6、〔四川省成都市2008级〕日本明治维新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A.保留了“天皇制” B.实行了“废藩置县”C.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D.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7、“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雄壮的《国际歌》创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纪念( )A.宪章运动 B.德国工人运动C.巴黎公社 D.《共产党宣言》发表8、〔2008年广东省汕头市〕第二次丁业革命时期开发和利用的相对清洁的能源( )A.煤炭 B.石油 C.电力 D.原子能9、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B.欧洲工人运动的推动作用C.19世纪欧洲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D.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1
初三历史中考全套复习资料,标签:中考历史复习资料,http://www.kmf8.com
6、〔四川省成都市2008级〕日本明治维新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

A.保留了“天皇制”                   B.实行了“废藩置县”

C.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D.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7、“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雄壮的《国际歌》创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纪念(      )

A.宪章运动               B.德国工人运动

C.巴黎公社               D.《共产党宣言》发表

8、〔2008年广东省汕头市〕第二次丁业革命时期开发和利用的相对清洁的能源(      )

A.煤炭                B.石油               C.电力              D.原子能

9、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B.欧洲工人运动的推动作用

C.19世纪欧洲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D.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10、〔2008年广东省〕  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把枪”比喻的是  (    )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对塞尔维亚的宣战

世界现代史

考点导航

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战争教育了人民,战争引起了革命。1917年,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新的统治秩序。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短暂的相对稳定,但1929年即爆发了空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行了以国家调节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德意日等国家力图以建立法西斯专政和对外扩张寻求出路。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为摧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称霸世界,疯狂扩军备战,不断侵略扩张,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为摧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称霸世界,疯狂扩军备战,不断侵略扩张,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面对人类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不同社会的国家走到了一起,形成了反法西斯同盟。战争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

四、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二战结束后,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宣告结束,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

五、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二战后,西方殖民国家实力进一步受到削弱,亚非拉美各国民族解放运动高潮迭起,殖民体系崩溃。第三世界的兴起,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冲击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六、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考纲解读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③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④十月革命是用暴力夺取政权的成功尝试,它为无产阶级以武力夺取政权提供了光辉范例。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成立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后来,苏联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经济体制弊端

为了尽快建成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928~1937年先后完成了第一、二次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苏联的成立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根本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Tag:中考历史复习指导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中考复习 - 中考历史 - 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上一篇: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到第五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