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教案《蚊子与狮子》课堂实录» 正文

《蚊子与狮子》课堂实录

[10-20 00:29:37]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语文教案   阅读:8678
概要: 《蚊子与狮子》课堂实录(顾咏梅:扬州大学附属中学 Email: yzgym2003@yahoo..cn)一、教育教学目标:1、在初步了解戏剧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课本剧的创作,表现丰富的人物形象与情感。2、通过创作进一步了解戏剧艺术,并借此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3、通过对作品的感知与创作,明确对待逆境与顺境的方法,体会尊重别人,集体创作的乐趣。二、教学原则:围绕“双主题”教学,将绘画、音乐、戏剧、人格教育、地理生物、语文等综合为一体。三、教学过程:上课一开始,教师从生活中的电影、电视、戏剧入手,调动学生的兴趣与创作热情,然后进入整体感知阶段。A、整体感知原作品。“感知是创作的催生素。”创作之前,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蚊子与狮子》的录音,共同感知作品。[听录音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学生听得很投入。听到蚊子有趣的独白时,学生都情不自禁的笑了。听完录音,教师问清无必要播放第二遍后,开始提问。]教师:录音听完了,故事的情节清楚了,那么请思考一下,如果将故事的情节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你将如何表现。学生1:我认为可先
《蚊子与狮子》课堂实录,标签:初一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kmf8.com

《蚊子与狮子》课堂实录

(顾咏梅:扬州大学附属中学  Email:  yzgym2003@yahoo..cn)

一、教育教学目标:

1、在初步了解戏剧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课本剧的创作,表现丰富的人物形象与情感。

2、通过创作进一步了解戏剧艺术,并借此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通过对作品的感知与创作,明确对待逆境与顺境的方法,体会尊重别人,集体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原则:

围绕“双主题”教学,将绘画、音乐、戏剧、人格教育、地理生物、语文等综合为一体。

三、教学过程:

上课一开始,教师从生活中的电影、电视、戏剧入手,调动学生的兴趣与创作热情,然后进入整体感知阶段。

A、整体感知原作品。

“感知是创作的催生素。”创作之前,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蚊子与狮子》的录音,共同感知作品。

[听录音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学生听得很投入。听到蚊子有趣的独白时,学生都情不自禁的笑了。听完录音,教师问清无必要播放第二遍后,开始提问。]

教师:录音听完了,故事的情节清楚了,那么请思考一下,如果将故事的情节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你将如何表现。

学生1:我认为可先处理得舒缓些,然后激昂些,最后再低沉些。

教师:你能模仿一下吗?(学生哼唱,注意到高低起伏,基本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学生2:我认为先平和些,在蚊子狮子格斗时可用类似于《西班牙斗牛士》的音乐,狮子发怒迎战时,甚至可加入击鼓的声音,最后声音可渐渐降低。

www.kmf8.com

教师:你说得挺详细,能模仿一下吗?(学生大致哼出了自己的意思。)

哼唱得挺好。不过,有一点我想问一下,如果我将最后的音乐处理成一下子收住,如同在最后一个音符后加上休止符,你觉得行不行呢?

学生2:我觉得不行。因为声音渐渐降低可将蚊子死的过程生动地表现出来。如果一下收住,不能表现出这种实际情况。

教师:说得很有道理。那么,现在我想用图画的形式表现这一情节,你们会怎样处理画面的色彩?

学生1:我会处理成三幅画,第一幅色调柔和些,第二幅强烈些,第三幅暗淡些。

教师:能具体些吗?

学生2:第一幅我用绿色画一片大森林。

教师:一片大森林?好,接着说。

学生2:第二幅我用红色做主色调画出蚊子狮子打架的场面。

教师:为什么用红色?

学生2:因为……因为红色能给人震撼,可更好的表现这场争斗。

教师:有道理。第三幅呢?

学生2:第三幅我想用黑色。

教师:黑色?

学生2:对,用黑色表现死亡。

其他学生在下面议论:黑色?太深了吧。


Tag:初一语文教案初一语文教案大全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教案
上一篇:《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