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1、理解寓言的含义。2、学习精美的表达。
课前准备:1.查字典、词典,扫除字词障碍。2.预习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白兔和月亮》:
1.介绍寓言。 2.解读寓意。3、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火,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出示课题
介绍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淮南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www.kmf8.com
特征:运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朗读
疏通文意,感受语言。
整体感知
1.感知内容
a.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以掌握课文内容。)
b.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用原文词语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设汁目的:了解身份的变化对于心态的影响。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
设计目的: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个什么启示?
设汁目的:理解寓意。
以上问题难度不大,在充分讨论论的基础上,略加点拨,学生即可自己完成。
2.感知语言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需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
- 《白兔和月亮》教案3
- › 《白兔和月亮》教学案例
- › 《白兔和月亮》课堂实录
- › 《白兔和月亮》教案3
- › 《白兔和月亮》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 › 《白兔和月亮》教学设计4
- › 《白兔和月亮》课堂实录1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白兔和月亮》教案3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白兔和月亮》教案3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白兔和月亮》教案3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白兔和月亮》教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