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教案《小巷深处》教案12» 正文

《小巷深处》教案12

[10-20 00:29:14]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语文教案   阅读:8722
概要: 教学目标1、 在默读基础上,细读课文中具体表现“瞎眼养母”深沉无私挚爱养女的片段,理解作品运用典型生活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2、 略读课文,感受“我”对母亲的情感变化,理解课文以人物情感变化为线索结构作品的写法。3、 品读文章,尤其是后三段,深入体悟作品带给每一位读者的人生启示。说明:本文作者林莉,1972年生于湖北嘉鱼。出生不久便被抛弃,被一盲女所收养,生活十分窘迫。后来考上了县中,不久后开始了文学创作。《小巷深处》便是她的代表作。这篇纪实性的散文,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在追述往事中,集中表现善良无私的“瞎眼养母”对养女的挚爱深情。作品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语言浅显感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理清文章情脉,整体把握作品基础上,品味赏析,披文入情,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作者),体悟作品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读出自己)。在诵读中,感受散文形散神聚,感情强烈,语言富有表现力的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在读的基础上,圈划、品读文中通过细节
《小巷深处》教案12,标签:初一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kmf8.com

教学目标

1、  在默读基础上,细读课文中具体表现“瞎眼养母”深沉无私挚爱养女的片段,理解作品运用典型生活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

2、  略读课文,感受“我”对母亲的情感变化,理解课文以人物情感变化为线索结构作品的写法。

3、  品读文章,尤其是后三段,深入体悟作品带给每一位读者的人生启示。

说明:

本文作者林莉,1972年生于湖北嘉鱼。出生不久便被抛弃,被一盲女所收养,生活十分窘迫。后来考上了县中,不久后开始了文学创作。《小巷深处》便是她的代表作。这篇纪实性的散文,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在追述往事中,集中表现善良无私的“瞎眼养母”对养女的挚爱深情。作品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语言浅显感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理清文章情脉,整体把握作品基础上,品味赏析,披文入情,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作者),体悟作品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读出自己)。在诵读中,感受散文形散神聚,感情强烈,语言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在读的基础上,圈划、品读文中通过细节刻画人物、表现母爱的关键词句,感受人间至爱亲情。

2、   难点:文章中“小巷”、“又光又亮的竹棒”的形象在文中的作用。

说明:

教学重点的确立,希望达到的目的主要是:一、理解“细小处落笔,诗意盎然”的散文笔法。本文通过一位最平凡的母亲的一串琐碎的生活细节刻画人物,抒写一段情思。二、感受作品对家庭亲情的理解、体悟,这是“爱在人间”单元主题的一个重要部分。三、培养学生朗读、圈划批注等语文学习习惯


Tag:初一语文教案初一语文教案大全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教案
上一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