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教学重点:
1.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1、导入:(4分)
唐代李商隐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听完李商隐的诗后,大家知道他描写的是什么吗?
蝉的画面{投影}
盛夏在 浓绿中知知叫个不停的蝉,它的生命周期是多长呢?享受生命的时间呢?
www.kmf8.com
蝉,古称蜩、蚱蝉等,俗名“知了”、爬树猴。蝉遍布全世界,已知品种有3000余种之多。蝉的一生有四个阶段,即卵、幼虫、拟蛹和成虫。雌蝉通常于7~8月份产卵于孔,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很长,最短也要2年左右,一般要过4~5年,长的要经过12~13年。
我国古人按蝉的出现时间分为春蝉、夏蝉和寒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蝉》。短文两则之一《蝉》。板书课题
2、读一读(1分)
3、作者介绍(1分钟)
过渡:对了,短文读过了,作者是谁?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啊?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等。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等。
4、朗读(3分钟)
过渡:下面我们朗读课文,读的时候要吐字清晰,融入感情,仔细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变化。
一个学生读{配乐}。
全班齐读。
评价:声音优美,融入了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