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相信学生,你就会成功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小学 刘友华
10月底,区里选派我参加由市劳动局主办的首届“青城杯”教学比武。本次教学比武有来自长沙市、县、区是15名各科中小学,幼儿园的优秀教师代表参加。这对于我来说,既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又是一个压力非常大的比赛。此次教学比武的形式是:10分钟教学片断、8名学生。为了能在强手如云的比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接受任务后的我就开始忙碌起来:挑选内容、制作课件,准备试教。时间过得很快,明天就是11月3日,比赛的日子:今天下午我在3(2)班选了8名同学进行试教,学生们表现很好,时间也差不多。我想:明天的比赛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试完教,教研员和老师进行了简单的评课。我把明天上课的8个同学喊到教导处集中。让他们作好明天上课的准备。因为不是我任教班级的老师,所以我不认识明天要上课的学生,这次集中,是我和学生的第一次正式见面
首先我请他们每人作简单自我介绍。可能是下午的放学时间了,这8名同学的声音都不响亮,他们打不起精神。学校行政提出在三年级3个班选出8位最优秀的学生参加明天的活动。这样更能表现我们学校学生的素质。
可是,这样就会显得不够真实,而且全是最优秀的学生,也不具代表性。况且,这样又要重新通知家长,对在场的8名同学也是一种伤害。我相信他们自己明天会出色地上好这10分钟。我也相信8名同学也会有出色的表现。我把这句话真诚地说出来,然后就回到办公室,再次思考,如何在明天紧张的气氛中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
3日上午,我和8名学生乘车20分钟来到比赛地点: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一路上,我对学生的服装精神面貌表示十分的肯定。学生们听到真诚的赞美,别提有多高兴了。恨不得马上就和我一起上课呢!
我是第三节课,第二节上课的一位老师超过了时间,被扣掉了0.1分。此时,会场的气氛已经非常紧张了。同学们看到会场坐满了人,还有几台计时器、摄像机,他们也变得有些紧张起来。这时,我向记时员表明:我会和学生先交流几句,待他们坐好后,再开始计时,记时员点头。
“同学们,今天来到美丽的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你们高兴吗?瞧,咱们的身旁还来了很多的领导,专家和老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也希望我们清水塘小学生的同学有最出色的表现,好吗?
“好”,学生自信而响亮的回答。我做了一个“坐好”的姿式,学生很快坐好。刚才的紧张表情已经不再存在,代之的是兴奋,自信的表情。
“我这几儿一张相片。想看看是谁吗?
“想”。
课件展示思臻在海边可爱的照片。
“猜一猜,他们是谁?”
同学们思考了片刻,开始举手。
“是陈思臻。”
课件出示:陈思臻4岁的留影。
“耶!”。学生高兴地叫出来。聚精会神地等待我的讲话。
“这是思臻同学4岁的相片,现在的思臻有多大了呢?”
话音刚落,思臻同学就主动站起来告诉了大家:“我今年8岁。”
他的声音非常响亮,我真诚地对思臻同学说了声:谢谢你告诉我们你现在年龄。
“谁能猜一猜,现在的陈思臻有多高?”
“我猜测1米27,因为他和我妹妹差不多高。我妹妹是1米26。”雷寅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猜是1米30,因为他比我高一点。”高丹说。
“我猜是1米3左右。黎阳坚定地说。
“猜对没有呢?请大家看陈思臻妈的提供的一统统计表就知道了。”说着,课件出示了一张表格。
陈思臻同学1-8岁身高增长情况统计表
年龄/岁 1 2 3 4 5 6 7 8
身高/厘米 76 88 97 106 114 121 127 132
“你能读懂这张统计表吗?”
“第一行表示年龄,第二行表示身高。”学生答得很棒。
“这个/岁、/厘米表示什么?
“表示年龄的单位是岁,身高的单位是厘米。”
“请大家一起来看,思臻同学8岁的身高是多少?
“132厘米。”学生异 www.kmf8.com 口同声地回答。猜对的黎阳同学可高兴啦!
课件放录音:请仔细观察统计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先独立思考一分钟,用你喜欢的方法作简单的记录。”我边说边看时间,准备1分钟后就停下来。
我来到每位同学身边,发现有两位没有带纸,我就对他们说:“你们把信息记在大脑里了,对吗?”
他们看到我没有怪他们而是微笑着说话,高兴地点头,认真地看表。
“请和你同桌相互交流你得到的信息。”同桌开始轻声交流。
“谁来汇报你们组得到的信息?”
“我发现陈思臻1岁时身高是70厘米,2岁是88厘米,3岁是97厘米
“这位同学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条信息,你们认为怎么样?”
学生用热烈的掌声对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作出了评价。
“我发现1到2岁长得最快,是10厘米。” 苏兰坚定的说。
“是多少?”我追问。
“是10厘米。”苏兰拿着记录单自信地说。
“错了,错了。。。。。。”有几位同学叫了起来。
“有同学说你错了,听一听,好吗?”我示意那几名同学安静。
“好”。苏兰请一名同学站起来说。
“1到2岁应该长了12厘米”。黎阳说。
“12怎么得来的呢?”我追问一句。
谢其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88-76=12。”
“苏兰同学,你认为呢?
“知道了,谢谢大家”。
下面又响起掌声。
“我发现1到3岁时长得快些,6至8岁长得慢些”。
一位同学走到讲台前对看话筒说,可是话筒取了下。我走帮了他并对你的这种主动给出了表扬。
“也就年龄越小长得越快,年龄越大长得越慢。”张诣同学进行了总结。
同学们对这次经典发言又自发地鼓掌。
我看了看计时器,只有2分钟了。这时,我点击鼠标,课年放录音:预测9岁时陈思臻同学有多高?
“我想是1米136,因为他越长越慢,所以我想只长4厘米。”
“1米40,如果他多做运动,也可能长得快一点。”
Tag:数学教学随笔,小学数学教学随笔,小学数学教学网,小学数学教学 - 数学教学随笔
- 相信自己,相信学生,你就会成功
- › 相信自己,相信学生,你就会成功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相信自己,相信学生,你就会成功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相信自己,相信学生,你就会成功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相信自己,相信学生,你就会成功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相信自己,相信学生,你就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