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语文和常识两门学科,让我对学科间有效整合的把握如鱼得水。记得在常识第十册中有一篇介绍我国汉字的课文——《历史悠久的汉字》,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对汉字是世界上至今通行的最古老的文字(距今有4500多年历史)深感自豪;对汉字具有独特的表意性(表现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个方面)兴致盎然,对汉字书法这门传统艺术歆羡不已。汉字的神奇,汉字的有趣,汉字那丰富的文化内涵,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孩子们。如何让学生这把火烧得更猛,烧得更旺些呢?我想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条途径。因为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对学习汉字充满浓厚的兴趣本身也是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而且就学生学习语文而言,也不应只是对语言的机械操练,而应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以展示和彰显。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常用的汉字,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但总的来说,学生还缺乏对汉字整体性的了解。我想:是否可用一种操作简单,学生有一定基础又感兴趣的内容来引领学生迈入汉字王国的大门呢?
“对了!以‘字谜乐园’的形式让学生来猜字谜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猜字谜是一种有趣的语言和文字的智力游戏,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而且对于学生更多地掌握学习汉字的基本方法,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 选取典型,初探解谜之道
我先给学生提供了四个典型性的谜语让学生独立猜字:
1、 太阳升上地面。(打一字)
2、 客满。(打一字)
3、 接一半,断一半,接起来,还是断。(打一字)
4、 哥哥一半大,莫作可字猜。(打一字)
此时,学生凭着已有对字谜的经验,或低头沉思,或提笔笔划。猜出的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一无所获的紧蹙着双眉。看着学生的百态众相,我知道学生正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猜字谜的活动中来,正亲历和体验着字谜游戏带给他们的无与伦比的乐趣。
没多久,学生纷纷举手。
生1:我觉得“太阳升上地面”应该是个“旦”字,太阳就是日,地面就好像是一横,这样合起来就是一个“旦”字了。
师:的确,猜字谜就要发挥我们的想象,他把地面想象成一横,像这种猜谜方法就叫“象形法”。
生2:我觉得“哥哥一半大,莫作可字猜”应该是个“奇”字,起先我以为“哥哥一半大”应是一个“可”字,但后面说“莫作可字猜”就知道猜“可”是错的,我想“可”再加上一个“大”,那无疑就是“奇”字了。
师:是呀,他用排除的方法猜出了正确的谜底,像这种猜谜方法就是——“排除法”。
生3:我认为第二个字谜的谜底是“折”字,“接”的一半我取提手旁,“断”的一半我取“斤”字,这样合起来就成了一个“折”字,而“折”正是“断”的意思。
师:对,根据谜面的暗示,我们可以对原来的字进行分拆,然后重新加以组合,像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组合法”或“增损离合法”。
只剩第二个谜面还没被学生揭破,看着他们愁眉不展的样,我不想刚升温的那把火就这样给熄灭了,于是,我向他们作了一点提示:“客满了,言下之意就是人(生接说:很多),那人多该作何字解呢?”
经这一提示,学生幡然醒悟:“奢侈的侈字!”
“不错,正是侈字,像这样,根据谜面意思,联想出其他同样意思的话,然后在这基础上,再来猜谜底,这种方法就叫‘会意法’。”
二、 触类旁通,运用猜谜方法
汉字浩如烟海,猜谜的方法也不计其数,但刚才我选取的却是最基本的四种猜谜方法。为了让学生融汇贯通,我趁热打铁,接着让学生尝试着运用此四法各尽其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1、 远看像个人,近看一堆人,仔细数一数,一共三个人。(打一字)
2、 六十天(打一字)
3、 阴阳两全(打一字)
4、 二山在一道,猜出就错了。(打一字)
有了一开始几个字谜的探究活动,学生已掌握了这四种基本的猜谜方法和猜谜规律,因此,在上面几个猜字谜的游戏中,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谜底揭开了。但我追求的不是学生猜出谜底,而是引导学生说清楚自己是怎么想的,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琢磨中更好地掌握猜谜方法,加快猜谜速度,提升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生1:我用组合法猜出“阴阳两全”是一个“明”字,因为“阴”的一半是“月”,“阳”的一半是“日”,组合起来就是“明”字。
生2:第一则谜语的谜底应该是个“众”字,三个人加在一起,远看就像一个人,近看就像一堆人,实际上只有三个人,我用的是“象形法”。
生3:我想到六
[1] [2] [3] 下一页
- 借《字谜乐园》看语文综合性学习
- › 借《字谜乐园》看语文综合性学习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借《字谜乐园》看语文综合性学习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借《字谜乐园》看语文综合性学习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借《字谜乐园》看语文综合性学习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借《字谜乐园》看语文综合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