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捉”鱼,还是“钓”鱼
师:听老师朗读——
“在清水田里,时常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捉’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专为白鹭而设计的。”(《白鹭》)
生:老师朗读得很好,遗憾的是读错了一个字。
师:哦?
生:课文中写的是“钓”鱼,不是“捉”鱼!
师:我很欣赏你听得认真,及时指正我朗读的错误。我立即改正——
“在清水田里,时常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专为白鹭而设计的。”这里用“捉”鱼和“钓”鱼不一样吗?
生:用“捉”不如用“钓”,“钓”是等待鱼过来,而“捉”是主动去抓鱼。
生:“钓”是等待鱼上钩,是被动的,而“捉”是主动出击,是主动的。
生:“钓”鱼,是悠闲的;“捉”鱼,是手忙脚乱的。
生:白鹭是一种高雅的鸟,长得很漂亮,“钓”,体现它的优雅、从容;“捉”,反倒显得忙乱、粗鲁。
师: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白鹭钓鱼是拟人的写法,体现休闲、娱乐。
生:白鹭钓鱼很悠然、很恬静,渲染了田园气氛。(鼓掌)
……
[思绪]
一“钓”出百味,“钓味”就是白鹭的韵味:那瓦蓝瓦蓝的天,那碧绿碧绿的水,那雪白雪白的鹭,那自然和谐的色彩,那一尘不染的明澈,那悠然自得的垂钓。犹如一幅浑然天成的图画嵌在我们的心里,融入我们的血液。
是“浸泡”,还是“浸透”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与‘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桂花雨》)这段描写中两处用同一个‘浸’字,‘浸’的意思是……”学生林灵姗质疑。
“浸泡。”老师释疑。
“不仅仅有‘浸泡’的意思!”学生李继海补充,“还有‘浸透’的意思!”
“为什么这样理解?”老师追问。
“桂花盛开的时候,调皮的香气跑到每家每户的院子里,屋子里,甚至钻进主人的被窝里……花香无孔不入,里里外外都被浸透了。这是闻到的香味,是一种浸透鼻孔的香味。”
“还有呢?”老师冲着他点头、微笑。
李继海更加自信:“当桂花被当茶饮,当饼吃的时候,香味就浸透到胃里、肚里。这是吃出的香味,是一种浸透血液的香味。”
“好一个‘浸透血液的香味’!”老师朝他伸出大拇指,“如果说透鼻香是暂时的,那么融入血液的香则是永久的;透鼻香飘飞一个季节,融入血液的香则弥漫人的一生。所以,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永远月是故乡圆,水是故乡甜,花是故乡香!”
[思绪]
上文教例亮在学生“站起来”了。
设若“独白”统领课堂,老师以“浸泡”一锤定音后,学生往往就对“标准答案”深信不二了。纵使“浸泡”的诠释在特定的语境中显得不那么贴切、全面,甚至说错了也没有人敢怀疑、“拯救”。每每观摩这样的教学,总觉得学生依然跪在课室里。
“站起来”,这三个字看似简单。但是,课堂上,教师在生存意义和精神意义上真正让学生结束跪拜状态而站起来——既保持身体的等高,又保持心理的等高平等对话,却不简单!
Tag: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 - 语文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