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理由是你既在国中,就要为国效力,就要热爱这个“家”。当年方志敏见祖国积贫积弱,被强敌欺侮,他在《可爱的中国》中说母亲“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这四万万的孩子都白生了吗?”公民如果不爱国,这公民又有何用?真这样,这个国家怎能生存?国家是我们大家的家,是民族 的大家庭,她也需要不断维持,不断发展。对内来说,祖国的繁荣发展得靠子女们的辛劳建设,如蜂酿蜜,如燕垒窝,不能有一时的停顿。对外来说,祖国必须有人来保卫。一国既处于世界各国之林,必然会有各种利害冲突和竞争,甚至会遭遇欺侮和侵略。任何国家的独立、发展和强盛都是靠它的全体人民,万众一心,竭力奉献换来的,每个国民都有出力费心,直至牺牲的义务。这是爱国的第二个理由。如果哪个人身处国中却漠视国运,那是最大的不忠不义。虽然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汉奸、有败类,但这些人总是被人所唾弃。
爱国,永远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在的支柱,也是做人的起码标准。
1、 这篇说明文围绕着“我们为什么要爱国”这个问题,阐述了爱国的两个理由。第一个是
,这是 、 的理由;第二个是 ,
这是义务和责任。
2、 为了说清楚“我们和祖国的天然的血缘上的关系”,作者用 的方法,将深奥的道理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3、 根据下列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①概莫能外:
②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③动物且然,况于人乎?:
④漠视国运:
我这四万万的孩子:
4、 本文用设问句开头,并在第一句话提出问题后,马上就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反复读开头第一句话,品味这种开头的气势、目的和效果。
5、 想好自己要说清楚的一个问题或要作的演讲内容,仿照本文开头的句式,设计开头语。
6、 读了本文,你再去读读《祖国的涵义》,你对“祖国”的理解就更透彻、更深刻了。
【阅读驿站】
中国有许多别称,除 “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赤县”、“四海”等称呼。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国人,尊称中国为Cina、Thin、Sinae,许多发达国家几乎都用与之音近的名词来称呼中国,中文译音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俄罗斯将中国叫“契丹”。
【课文在线】 2 暖 流
【语段】
江主席走到王辉身边,( )地问:“你在看什么书呀?”王辉说:“中国古代文学史。”江主席拍着王辉的肩让他坐下,对他( )说:“中国有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唐诗、宋词、元曲都非常好。”江主席( )问王辉:“《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都读过吗?”王辉说:“这是我们必读的书。”江主席又问:“能背诵一些吗?”王辉没敢肯定地回答。虽然不少名篇名段他都能背诵,但又怕江主席当面指定内容让他背,就( )告诉江主席:“我都熟读了。”江主席强调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熟读,重要的地方还应该背下来。”说着,便( )地背起了王勃的《滕王阁序》。他背得抑扬顿挫,当背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1、 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描写人物神态、表情、动作等的词。
2、 照样子,写词语。
兴致勃勃
频频点头
3、 这段话中提到的优秀文学作品有 、 。你阅读过的古代文学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意思。
6、联系课文题目,想一想,江主席为青年学生背诵古诗词的深远意义是什么?
【同步迁移】 望 远 镜
美籍华人薛华菁女士还来不及细看一眼她_____的故国大地,还来不及再细看一眼那位送行的老将军,便在耳膜一胀之际,被飞机送上_____的天空……
她下意识地摸一下那只皮包,那只纤巧神秘的小皮包一一那件老红军带给台北旧友的奇异的礼物。
多幸运啊!一位辛亥革命已故元老的侄孙女,一位纽约普通的汉语老师,应邀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还由那位纪念活动筹备组成员之一的老将军亲自接待,赴国宴,游长城……临别,听说她转道台北探亲访友,又嘱以重托,多么亲切、多么信任啊!
可是为什么这只皮包不上锁?还说“是一个旧物,可以随便看的……”到底是什么?连临座的外交官都盯着看。
薛华菁轻轻拉开拉锁。奇怪,是一只破旧的皮盒子。她又打开盒子,不由怔住了,原来是一只破旧的、只能送进历史博物馆的望远镜!
玩笑,天大的玩笑!千里迢迢,竟送去一架半个世纪前制造的望远镜!
……且慢,一位在中国近代革命战争史中著名的将领,怎么会把一件毫无意义的东西,唐突地送给孤岛那位显要的将军!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架望远镜呢?
薛华菁边思忖边仔细看望远镜。突然。她在镜筒上发现一行_________的小字:国军上尉:S·W
“S·W”一一是台北那位将军名字的英文缩写呀!薛华菁一下子明白了谁是望远镜的主人。
可这架望远镜又是何时何地到了大陆那位老将军手里?是黄埔军校毕业时的临别赠品?是北伐会师时的纪念物?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携手驱敌的馈赠?抑或是有着其他意义的什么……为什么要此时此刻“完璧归赵”?是怀友?是叙旧?是传情?……薛华菁简直坠入了五里云雾。
飞机____地行进在一片湛蓝的海洋上空。薛华菁无意中把望远镜举到眼前,啊!大陆在( ),孤岛在( ),海峡两岸的距离缩得那么小……倏地,她灵犀的火花一闪,想到孤岛上的那位将军,不正需要这架望远镜么?
1、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写在横线上。
⑴形容路途遥远。________
⑵比喻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本人。_________
⑶模模糊糊,很难看清楚、看明白。__________
3、 文中最后一段的括号中,应填上什么词语最合适?打上“√”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 六年级语文毕业阅读训练
-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研计划总结
-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 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 2016年最新六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总结
-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研计划总结
- ›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北师大版)
- › 2016年最新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介绍
- › 2016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研计划
- › 2016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六年级语文毕业阅读训练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六年级语文毕业阅读训练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六年级语文毕业阅读训练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六年级语文毕业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