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济南的冬天》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这篇散文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图,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并不难。因此,设计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我们应该首先让学生朗读品味,从生动优美的语言中体会济南冬天的特点,感受作者的情怀;其次,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领会作者是如何描绘济南冬天的美景的,并联系同类型的散文进行比较阅读,深入体味写景散文的一般写法;最后再让学生设身处地假设自己是小导游,如何给人讲解,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真挚情感。
[学习目标]
1、 学习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
2、 体会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3、 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真挚情感。
[学习重点]
学会多角度描绘景物,融情于景的写法。
[学习难点]
如何多角度描绘景物。
www.kmf8.com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去查阅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
2、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深入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
[学法引导]
1、这是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先朗读课文,或者听朗读录音,自学生字新词。摘录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课堂交流。
2、教学本文,可以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首选归纳一下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的主要特点,概括一小节的具体内容,弄清作者是从那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其中蕴含了作者的感情。
预习生成
1、作者介绍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2、介绍济南
(1)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公元前22世纪的原始部落首领舜就诞生与生活在济南一带,济南城的历史达4、5千年以上,这里古迹众多,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是历代文人墨客讴歌和推崇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在济南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小山”,连最高的千佛山,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 › 《济南的冬天》教学案例1
- › 《济南的冬天》教案34
- ›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5
-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6
- › 《济南的冬天》教案35
- › 《济南的冬天》教学案
- ›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6
-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20
-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9
- › 《济南的冬天》课堂实录3
-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8
- › 《济南的冬天》教案36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济南的冬天》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