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以及联想、想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的精神
重 点:(1)龙舟赛的精彩场面描写
(2)联想的作用
教具安排:(1)龙舟赛的相关图片 (2)投影片 (3)朗读磁带
教 时:一教时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一年之中你最喜欢过的是哪一个节日?能说说喜欢的理由吗?(老师鼓励畅所欲言,并提示启发:春节、儿童节以外,还有哪些节日?目标导向:端午节)
有同学说到了端午节,那它是农历的几月初几?
(五月初五)
我们这里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呀?请知道的自告奋勇站起来告诉你的同学。
(包粽子,吃咸鸭蛋、挂艾叶菖蒲,用雄黄涂在小孩的额头及手足心)
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知道包粽子的用意吗?
(纪念屈原)
www.kmf8.com
【归纳】:对,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楚国灭亡后,他满怀悲愤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沿江的百姓不忍屈原尸体被蛟龙吞食,便包粽子投入江中,造龙舟争相竞捞,并鸣锣擂鼓驱赶蛟龙。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些也便成了一种习俗被流传下来了。
刚才我提到了龙舟赛,大家看到过吗?我们这里有这个习俗吗?
(有)
【归纳】:我们这里在水乡河面宽阔的地方有这项活动。
那么请看到过龙舟竞赛场面的同学请举手,包括当现场观看过的,也可以包括在电视电影里看到过的。
能不能用一些词语来概括一下你看时或看后的感受。
(热烈、紧张、刺激,人山人海,人声鼎沸,锣鼓喧天)
二、整体感知。
【归纳】:好的。如果没有看到过的,请跟我一起走进沈从文写的《端午日》,去看看龙舟赛的精彩场面。同时也领略一下那里的茶峒人是怎么过他们的端午日的。(板书:端午日 沈从文)
学生作者简介
师强调 1、沈从文小学毕业,(生笑)大学教授,完全是靠——(生)自学成才。2、如果你进了新华书店,看见沈先生的书,你最好把它买下来;如果你买下了沈先生的书,最好把它打开来看看。只要做到这两步就够了,因为你一旦打开沈先生的书,你一下子就会被他笔下所描写的充满神秘色彩的湘西世界所深深吸引!但愿我们大家多亲近文学,和书交朋友,好不好?
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
1、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与我们家乡的风俗是否相同或相近?
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说说理由?
检查预习情况,正音辨形:
茶峒 擂鼓 呐喊 调理
不拘 泅水 戍军 蘸酒
请位同学来读一遍,适当纠正。
好的,接下来请同学先相互讨论一下刚才的问题(投影片1)
然后起来来告诉其他同学。
第一问: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归纳:①穿新衣。②用雄黄蘸酒画王字。③吃鱼吃肉。④赛龙舟。)
- 《端午日》教案14
- › 《端午日》教学设计2
- › 《端午日》教学设计3
- › 《端午日》教案13
- › 《端午日》教案15
- › 《端午日》教案14
- › 《端午日》教案16
- › 《端午日》说课稿
- › 《端午日》教案17
- › 《端午日》课堂实录3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端午日》教案14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端午日》教案14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端午日》教案14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端午日》教案14